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草知谁种,缘阶已数丛。
无心与时竞,何苦绿匆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通过对芳草的观察和感悟,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成长规律的理解和赞美。"芳草知谁种"一句,以问代答,表达了草木生长并非由人力所为,而是顺应自然之道自我生长。"缘阶已数丛"则具体描绘了草丛随石阶旁逐渐繁盛的情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无心与时竞,何苦绿匆匆"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不与时间争斗、不急于求成的哲学思考。芳草的绿色并非为了赶上春天的脚步而匆忙展现,它们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显得从容不迫。这里所体现的是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小草的观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规律和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情怀。王安石的这首诗简洁明快,又蕴含深意,是宋代词风中的佳作之一。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茫然不肯住林间。有处即追攀。
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浆水价,匹如闲。
也须还。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营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
碧云举翮千里,其奈有鸾皇。临济处,德山行。
果承当。自时降住,一切天魔,扫地焚香。
莫言普化祗颠狂。真解作津梁。
蓦然打个筋斗,直跳过羲皇。临济处,德山行。
果承当。将他建立,认作心诚,也是寻香。
常时黄色见眉间。松桂我同攀。
每言天上辛苦,不肯饵金丹。怜水静,爱云闲。
便忘还。高歌一曲,岩谷迤逦,宛似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