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红梅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真妃初出华清池。

酒入琼姬半醉。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

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西江月·红梅》。诗中通过描绘初春时节的红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不易留存和赞美之情怀。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

开篇便以梅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拥有才华但却感到淡然,因为世人往往只看中浮华,而忽略了内在的真实价值。

"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

此处借用古代美女的形象,意在描绘梅花的优雅与高洁,以及它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本色的特质。

"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

这里则是表达作者自身的情感和艺术追求。在东阁中写下了许多感人诗句,而高楼上的玉制笛子却已经不再吹奏,暗示着生活的喧嚣与内心的寂寞。

"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

最后一句则是对比北方人常常将杏花错认为梅花,而真正的梅花只有那些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青枝才算得上。在这里,作者以此抒发了对真实与独特之美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和借助古代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在价值的珍视以及对艺术创作中保持真实自我的坚持。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芳草

芳草知谁种,缘阶已数丛。

无心与时竞,何苦绿匆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诉衷情令(其三)和俞秀老鹤词

茫然不肯住林间。有处即追攀。

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浆水价,匹如闲。

也须还。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四)和俞秀老鹤词

营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

碧云举翮千里,其奈有鸾皇。临济处,德山行。

果承当。自时降住,一切天魔,扫地焚香。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五)又和秀老

莫言普化祗颠狂。真解作津梁。

蓦然打个筋斗,直跳过羲皇。临济处,德山行。

果承当。将他建立,认作心诚,也是寻香。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