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朱楼灯烛一声歌,腊后天街月色和。
平昔黄公酒垆下,谁知跬步邈山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都市景象:朱红色的高楼灯火通明,伴随着一曲歌声响起,腊月之后的京城街道上,月色与灯光交相辉映,显得和谐宁静。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黄公酒垆畅饮的时光,感叹即使是几步之遥,如今却仿佛隔着广阔的山河。通过对比眼前繁华与回忆中的往昔,传达出一种时空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旧日友情的怀念。蔡襄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不详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黯澹江村春日斜,汀洲芳草野田花。
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
旗声不断鼓声催,堤柳阴浓野色开。
今日客衣何事净,京尘不肯出城来。
一带沧波两面山,扁舟中去几时还。
浮生多半在离别,此意明知未肯閒。
越国无双艳,吴宫未始知。
谁言勾践黠,不自爱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