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伯兄(其一)

又是清明杨柳天,旅窗事事感从前。

六桥烟雨春成画,半榻琴书砚作田。

盛世无如才命薄,清贫全赖子孙贤。

閒来屈指韶光数,惭愧周郎经略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的杨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诗人身处旅途中,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之事,感慨万千。六桥烟雨中的春景仿佛一幅画卷,而自己却只能在半榻琴书旁,以砚台为田,过着清贫的生活。诗人感叹在这个盛世中,才华与命运似乎总是不相匹配,但庆幸的是,还有子孙的贤能可以依靠。最后,诗人自省,虽然岁月流逝,但内心仍怀有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这或许是对“韶光”与“周郎经略年”的一种自我安慰与激励。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寄伯兄(其二)

烟花自古艳扬州,远道相思思不休。

灯火两三凄客舍,潮头千万涌乡愁。

雄心兀兀金焦峙,壮志茫茫江海流。

惟有一编堪寿世,遥知风雨护扁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龚甫之泰州入赘(其一)

底是雍雍旭雁鸣,好逑喜听故人赓。

六年风景怀鸳梦,千里烟花达凤城。

麝墨蛮笺诗作饯,莺啼燕语鸟争迎。

来朝车牵间关道,春雨江南最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龚甫之泰州入赘(其二)

银鞍卸罢凤吹箫,料得帷房桃李夭。

纨扇新裁红袖巧,琼花初上翠鬟娇。

移将西子三分色,煖到玉人廿四桥。

却好嫦娥京兆裔,浅深眉样替郎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四月十五夜述梦

伯兄维扬来,面目生尘土。

陡说父病危,要我省吾父。

情景复疑猜,游移不自主。

俯顾有家人,家人愁万缕。

忽道吾父来,隔窗若有睹。

父来自何方,悲欢欲蹈舞。

壶酒设庭前,举杯话情绪。

同侪五六人,依然亲侍坐。

一酌情畅怡,再酌神吞吐。

三酌环视儿,凄然有所语。

语曰儿善谋,我谋亦安抚。

为看儿曹来,儿曹其善处。

闻之恻然悲,长跪期团聚。

未言鸡唱声,一枕泪如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