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其三)

烟柳长堤知几曲,一曲一魂消。

秋水无情天共遥,愁送木兰桡。

熏香绣被心情懒,期信转迢迢。

记得来时倚画桥,红泪满鲛绡。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翻译

烟柳长堤弯弯曲曲,每一段都带走一分魂魄。
秋天的水面冷酷无情,与天边相接,愁绪随着木兰舟摇曳。
点燃熏香,铺着绣被,心情慵懒,期待的信件却迟迟不来。
还记得当初在画桥边告别,那时我满脸泪水,沾湿了鲛人的细纱。

注释

烟柳:形容柳树成荫,烟雾般的柔美。
长堤:长长的河堤。
曲:弯曲,这里指堤的拐弯处。
秋水:秋天的湖水或河水。
木兰桡:木兰舟,古代女子乘坐的船。
熏香:点燃的香料,用于增添香气。
绣被:绣有图案的被子,代表奢华和温暖。
期信:期待的书信。
迢迢:遥远,漫长。
画桥:装饰华丽的桥梁。
红泪:悲伤的眼泪,常用红色形容。
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细薄丝绸,常用来象征珍贵的泪水。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湖畔的画面,烟柳长堤曲折连绵,每过一曲似乎就带走了诗人的一份魂魄,显得凄婉动人。秋水浩渺,天际无边,更增添了离愁别绪,木兰舟承载着愁绪渐行渐远。词人此刻慵懒地躺在熏香绣被中,心中思念之情却如迢迢长路般绵延不绝。他回忆起当初在画桥边与佳人相依,分离时女子眼中含泪,泪水打湿了她手中的鲛绡,那份深情与伤感至今仍历历在目。整体上,这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武陵春(其一)

绿蕙红兰芳信歇,金蕊正风流。

应为诗人多怨秋,花意与消愁。

梁王苑路香英密,长记旧嬉游。

曾看飞琼戴满头,浮动舞梁州。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武陵春(其二)

九日黄花如有意,依旧满珍丛。

谁似龙山秋兴浓,吹帽落西风。

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

几处佳人此会同,今在泪痕中。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河满子(其一)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

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着春游。

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

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形式: 词牌: 河满子

河满子(其二)

绿绮琴中心事,齐纨扇上时光。

五陵年少浑薄倖,轻如曲水飘香。

夜夜魂消梦峡,年年泪尽啼湘。

归雁行边远字,惊鸾舞处离肠。

蕙楼多少铅华在,从来错倚红妆。

可羡邻姬十五,金钗早嫁王昌。

形式: 词牌: 河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