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其二)

九日黄花如有意,依旧满珍丛。

谁似龙山秋兴浓,吹帽落西风。

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

几处佳人此会同,今在泪痕中。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翻译

重阳节的菊花似乎有意,依然盛开在珍贵的花丛中。
谁能比得过龙山秋天的兴致浓厚,独自在秋风中吹落帽子的场景。
每年的重阳节我都会登高,但欢乐的事情转眼就成空无。
曾经有多少佳人共度此节,如今只能在回忆的泪水中寻找。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黄花:指菊花。
有意:仿佛有情感或意愿。
满珍丛:盛开在珍贵的花丛中。
龙山:泛指名胜之地,此处可能暗指诗人所在之地。
秋兴浓:对秋天景色和情感特别浓厚。
吹帽落西风:在秋风中吹落帽子的动作,常用来形容独自一人。
年年岁岁:每年。
登高节: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欢事:欢乐的事。
旋成空:很快消失或落空。
佳人:美女,此处可能指友人或亲人。
此会同:曾经一起度过这个节日。
今在泪痕中:现在只能在回忆的泪水里找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武陵春·其二》,主要描绘了重阳节(九日)的景象和词人的感慨。首句“九日黄花如有意,依旧满珍丛”以黄花象征重阳,表达菊花虽无人照料,却依然盛开,似乎有意与人共度佳节。次句“谁似龙山秋兴浓,吹帽落西风”借用晋代孟嘉登龙山的典故,形容词人自己对秋日登高怀旧之情浓厚,西风吹落帽子,更显孤独。

下片转而抒发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写每年重阳节的欢乐瞬间转眼成空,流露出深深的失落。最后两句“几处佳人此会同,今在泪痕中”则表达了词人对往昔与佳人共度重阳的美好回忆,如今只能在泪水中追忆,凄凉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重阳节的场景,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情感深沉,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64)

晏几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字:叔原
  • 号:小山
  • 籍贯: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 生卒年:1038年5月29日—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河满子(其一)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

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着春游。

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

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形式: 词牌: 河满子

河满子(其二)

绿绮琴中心事,齐纨扇上时光。

五陵年少浑薄倖,轻如曲水飘香。

夜夜魂消梦峡,年年泪尽啼湘。

归雁行边远字,惊鸾舞处离肠。

蕙楼多少铅华在,从来错倚红妆。

可羡邻姬十五,金钗早嫁王昌。

形式: 词牌: 河满子

采桑子(其十六)

双螺未学同心绾,已占歌名。

月白风清,长倚昭华笛里声。

知音敲尽朱颜改,寂寞时情。

一曲离亭,借与青楼忍泪听。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十七)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