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其三)

踏雪探孤芳,只有诗人共。

守定南枝待得开,不觉冰轮动。

却月与凌风,谩说扬州梦。

想见雕阑曲沼边,残雪和烟冻。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翻译

踏着雪花寻找那孤独的芬芳,只有诗人相伴同行。
坚守在南方的枝头等待花开,不知不觉中月亮已西沉,寒风起舞。
面对弯月和刺骨寒风,徒然谈起扬州的梦境。
想象那雕栏围绕的池塘边,残雪与轻烟冻结的景象。

注释

踏雪:在雪地上行走。
孤芳:独自盛开的花。
诗人:文学创作者或有深厚情感的人。
南枝:南方的树枝,可能指梅花。
冰轮:月亮。
动:移动,这里指月亮落下。
却月:对着月亮。
凌风:迎着寒风。
扬州梦:对远方扬州的向往或回忆。
雕阑:雕刻装饰的栏杆。
曲沼:弯曲的池塘。
残雪:未融尽的雪。
冻:结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端节的《卜算子(其三)》。诗中的意境优美,充满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踏雪探孤芳,只有诗人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独自在雪地中寻找早春的花朵,只有诗人才能够领略这份寂寞而又美好的情趣。

"守定南枝待得开,不觉冰轮动。" 守候着南枝的花蕾,等待它们绽放,却不知不觉中冰雪已经开始融化,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春天到来的迫切期待和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却月与凌风,谩说扬州梦。" 这里借用了“却月”和“凌风”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飘逸,同时“谩说扬州梦”则是对往昔旧事的一种回忆和怀念。

"想见雕阑曲沼边,残雪和烟冻。" 最后两句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朦胧的、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能看见那被残雪覆盖的曲沼边,以及那些在寒风中摇曳的烟霭。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既孤寂又美丽的冬末图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造诣,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50)

沈端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其二)梅

冷蕊伴疏枝,一笑何时共。

江北江南两处愁,忍看花影动。

旅泊怕逢春,卜睡都无梦。

岁暮何郎未得归,手捻频呵冻。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四)

客里见梅花,独赏无人共。

风度精神总是伊,又是归心动。

把酒破忧端,熏被寻佳梦。

梦觉香残一味寒,有泪都成冻。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五)

烘手熨笙簧,呵冻匀酥面。

闲向梅花树下行,拜月遥相见。

何处托春心,乐府流深怨。

却捻寒窗傍绮疏,恨极东风远。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一)

愁极强登临,毕竟愁难避。

千里江山黯淡中,总是悲秋意。

谁插菊花枝,谁带茱萸佩。

独倚阑干醉不成,日暮西风起。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