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走马上越桥,遗却黄金鞭。
遥望射堂头,徘徊骄不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骑马行至越桥上的少年,不慎遗失了黄金鞭的情景。他远眺射堂之头,心绪徘徊,犹豫不前。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过往事物的留恋。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与情感的张力,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少年的无奈与彷徨。李攀龙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琐事细腻入微的观察与感悟。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赭白千里姿,斑骓八百馀。
乘不独自去,日与陆郎俱。
盛时不再逢,百岁一何促。
愿以南山松,秉作夜游烛。
蟋蟀空局促,人命安可为。
但当饮美酒,醉即蒿里歌。
可怜冶游郎,大马高缠騣。
冶游石城下,闻名少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