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升山自古道飞来,此是神功不可猜。
气色虽然离禹穴,峰峦犹自接天台。
岩边折树泉冲落,顶上浮云日照开。
南望闽城尘世界,千秋万古卷尘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升山寺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佛法超然物外、不可捉摸之神功的赞叹。"气色虽然离禹穴"一句中," 禹穴"代指古代圣王大禹治水的遗迹,意在强调升山寺的地理位置非凡,同时也象征着此地文化底蕴深厚。"峰峦犹自接天台"则形象地描绘出山势连绵、直通云霄的壮观。
"岩边折树泉冲落,顶上浮云日照开"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展现了山寺中泉水飞流与云彩变幻的自然景象。"南望闽城尘世界"一句则转向远眺,将视野扩大到遥远的地平线上,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观照万千的哲思。
最后,"千秋万古卷尘埃"一句以宏大的时空视角,抒写了历史长河中的沉淀与沧桑,以及升山寺作为文化遗迹的永恒价值。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美景,更蕴含了深邃的人文思考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不详
一作太朴。【《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王君上升处,信首古居前。
皂树即须朽,白龟应亦全。
云间犹一日,尘里已千年。
碧色坛如黛,时人谁可仙。
寺还名玉泉,澄水亦遭贤。
物尚犹如此,人争合偶然。
溪流云断外,山峻鸟飞还。
初日长廊下,高僧正坐禅。
年高来远戍,白首罢干戎。
夜色蓟门火,秋声边塞风。
碛浮悲老马,月满引新弓。
百战阴山去,唯添上将雄。
良夜岁应足,严风为变春。
遍回寒作暖,通改旧成新。
秀树因馨雨,融冰雨泛蘋。
韶光不偏党,积渐煦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