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漪漪细浪生蒲叶,剪剪轻风破柳芽。
不饮恐孤今日社,强随儿女插桃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景,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情趣。开篇两句“漪漪细浪生蒲叶,剪剪轻风破柳芽”以精致的笔触捕捉到了水边蒲草和微风中的柳树嫩芽的生动画面,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漪漪细浪"形容的是河水在岸边轻轻拍打的声音,而"剪剪轻风"则是柳枝随风摇曳时发出的声音,这些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听到春天的声音。
接下来的“不饮恐孤今日社,强随儿女插桃花”两句,则转向了农民在社日(古代农村的集会日)的活动。"不饮恐孤"表达了一种社日应共同欢聚的氛围,而"强随儿女插桃花"则展现了一幅家庭成员一同参与节庆活动,共同享受春光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农家团结和谐的美德,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性表达,不仅展示了自然界初春的生机,更透露出了社会生活中的温情与快乐。
不详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城头鼓角落梅繁,休道戎兵列万屯。
十二山河空伯国,三千宾客更何门。
辽东避地风流远,牧野陈师节制存。
何限古今登眺意,斜阳芳草满平原。
毛羽自然可数,仙禽不受凡笼。
衔得梧桐一叶,中含无限秋风。
日车未访到仙宫,日脚将西又转蓬。
莫怪登山能草草,祗缘行李自匆匆。
玉棺已去人何在,石鼎虽存味早空。
休羡古来名与迹,几多丘壑在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