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车声日日碾红埃,何事良人独未回。
苔锁洞房书久绝,月明深夜雁空来。
寒侵竹叶难成醉,尘暗菱花更懒开。
杳杳云山不知处,夕阳频上最高台。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寄远》,以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远方良人的深深思念和孤独之情。首句“车声日日碾红埃”,描绘出每日车轮碾过尘土的场景,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次句“何事良人独未回”,直接表达出对良人未归的疑问和忧虑。
“苔锁洞房书久绝”写闺房被青苔封锁,书信久无音讯,进一步渲染了孤寂与期盼的氛围。夜晚,“月明深夜雁空来”,借雁南飞的形象寄托对良人的思念,而“雁空来”则强调了无人传递消息的落寞。
“寒侵竹叶难成醉,尘暗菱花更懒开”两句,通过环境的寒冷和菱花的凋零,寓言心境的凄凉,即使饮酒也无法排遣内心的苦楚。最后,“杳杳云山不知处,夕阳频上最高台”,女子遥望远方,只见云山迷茫,不知良人所在,只能在夕阳西下时一次次登上高台,期待他的归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相思之情,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家庭中女性的孤独与深情。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见说梅仙邑,波涛接杳冥。
讼庭秋藓合,吟阁海云醒。
爱月宵留客,寻僧昼掩扃。
公馀幽兴在,时梦故山青。
江滨方话别,倏忽十年馀。
感旧空阙梦,闲眠懒寄书。
砌凉鸣蟋蟀,潭冷照蟾蜍。
北望沧波阔,无由访所居。
流俗不知处,深栖趣转幽。
闲房扃翠岳,远信司沧洲。
定起花残砌,诗成雪满楼。
相怀未能去,南北路悠悠。
平湖波渺渺,踪迹杳难寻。
城里无时到,云边闭户深。
寒灯明古像,晚磬出疏林。
寂寞怀高趣,西轩日易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