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定海许少府

见说梅仙邑,波涛接杳冥。

讼庭秋藓合,吟阁海云醒。

爱月宵留客,寻僧昼掩扃。

公馀幽兴在,时梦故山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听说梅仙居住的地方,海浪与远方天空相接无边无际。
秋季的法庭长满青苔,吟诵阁外海上的云彩被唤醒了。
夜晚爱月,常常留住客人共赏,白天寻找僧人,门却紧闭。
公务之余,心中充满幽静的情趣,时常梦回故乡那片青翠的山色。

注释

梅仙邑: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可能指隐居之处。
杳冥:深远、迷茫,形容海天相接处的辽阔。
秋藓合:秋天庭院里的青苔连成一片。
吟阁:诗人或文人吟诗作赋的阁楼。
海云醒:海上的云彩仿佛被诗人的吟诵所唤醒。
昼掩扃:白天也关上门,可能表示专注修行或静思。
幽兴:幽雅的情趣,指诗人闲暇时的兴致。
故山青:故乡的青山,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寄定海许少府》。诗人以梅仙邑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波涛接杳冥"形象地表现出邑境临近海洋,海浪与天际相接的辽阔景象。接下来的"讼庭秋藓合,吟阁海云醒",通过秋日苔藓覆盖的法庭和被海风吹拂醒来的海云,暗示了地方的清静与文化气息。

诗人热爱夜晚赏月,常常邀请朋友共度,"爱月宵留客",体现了其热情好客的性格。白天则独自寻访僧人,禅修静思,"寻僧昼掩扃",展现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即使公务之余,诗人依然保持着悠然的雅兴,时常梦回故乡,"公馀幽兴在,时梦故山青",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事,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寄若讷上人

江滨方话别,倏忽十年馀。

感旧空阙梦,闲眠懒寄书。

砌凉鸣蟋蟀,潭冷照蟾蜍。

北望沧波阔,无由访所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寄咸润上人

流俗不知处,深栖趣转幽。

闲房扃翠岳,远信司沧洲。

定起花残砌,诗成雪满楼。

相怀未能去,南北路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省悟师

平湖波渺渺,踪迹杳难寻。

城里无时到,云边闭户深。

寒灯明古像,晚磬出疏林。

寂寞怀高趣,西轩日易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赵璞

故乡勾践国,解印挂帆归。

吟苦容虽瘦,官情道自肥。

堂幽山屐在,厨冷甑尘飞。

莫向云门下,高歌便采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