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销夏

晞发行吟日正长,桐花落尽又新篁。

雨馀绝胜探林屋,风散浑疑倚石床。

空翠飞来衣欲湿,绿云移处屐生香。

扶筇老衲盘根坐,听到黄鹂晚更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林间的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徐震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长林中消夏的独特魅力。

首句“晞发行吟日正长”,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人物状态,晨光初照,诗人行吟于林间,日已高悬,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桐花落尽又新篁”一句,通过桐花凋谢与新生竹笋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新生。

“雨馀绝胜探林屋,风散浑疑倚石床。”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静谧。雨后的林间,空气清新,仿佛探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微风吹过,似乎能感受到石床上的凉意,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空翠飞来衣欲湿,绿云移处屐生香。”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山间的雾气比作飞来的翠色,轻拂衣裳,仿佛要浸湿衣物;绿树随风摇曳,其下传来木屐踏地的香气,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扶筇老衲盘根坐,听到黄鹂晚更凉。”诗人以一位老僧的形象,坐在盘根错节的树下,听着黄鹂的鸣叫,享受着晚间的清凉。这一场景既体现了禅宗的静心观照,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林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1)

徐震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东干小普陀佛阁

曲曲回廊映柳阁,探幽几度到香台。

九峰晴黛横窗出,三泖春波拍岸来。

深涧黑腥鱼喷藻,遥堤青湿鹭行苔。

诗成不尽登临兴,题壁惭非工部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东海有迂儒用持国韵

东海有迂儒,日坐诗书侧。

自誇识之无,钻研似蠹蚀。

埋头目光短,几案尘弗拭。

沉思苟有会,或歌或叹息。

敢谓性禀愚,难忘祖宗德。

诗书本旧畴,窃窥圣贤域。

所居虽海澨,颇称冠裳邑。

甲第郁相望,近颇推名国。

使非真有得,冠裳亦羽饰。

所以三十年,朝夕常歉灰。

纵能明大意,健忘非镌勒。

苦无师友资,落笔鲜奇特。

兴到辄一鸣,素纸染其墨。

上下千百年,柔腕乏筋力。

流览鼎彝文,矗矗圭璋植。

学古乃有获,从绳则木直。

稍稍髣髴之,古人渺难迹。

有志恨不逮,抚膺徒忾惜。

如彼写仿童,未能端点画。

何时窥藩篱,一一辨白黑。

抟沙不聚黏,画饼难充食。

援笔不肯停,徒为人讥忒。

终以古人师,今人未可式。

如入宝藏中,珠玑纷纭积。

只手自选携,蛟龙不敢击。

况为师儒官,诗书固其职。

南面操鉴衡,进退动千百。

自非规矩精,遂令众匠惑。

子史为旁枝,六经为根极。

勉旃勿敢渝,寸心明得失。

形式: 古风

读康节公集偶赋

午会于今晷未斜,先贤皇极世争誇。

空中楼阁非忘物,书里渔樵自一家。

易契先天理有数,诗传后叶正还葩。

天根月窟由人悟,且坐春风看好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沈南疑紫茜村庄图用茶星韵

欲避风尘丘壑宜,竹窗桐屋每相期。

鸟啼花发寻贤主,酒满茶清趁好时。

邻寺月明㩦伴早,绿溪舟小过桥迟。

南园北陌空惆怅,记取村庄紫茜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