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夏子赋分浅,凄凉不喜看。
星星脱兵火,岁岁独饥寒。
世若均如子,人应不羡官。
如何闰月底,怨泪亦阑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寄夏孝叔》。从内容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朋友夏孝叔的关切和同情。
"夏子赋分浅,凄凉不喜看。星星脱兵火,岁岁独饥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悲观情绪,对朋友遭受的困境表示出深深的忧虑。“夏子”指的是夏孝叔,这里“赋分浅”可能是说他所处的环境艰难,生计维艰。而“凄凉不喜看”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景况的悲哀和不忍直视。接着,“星星脱兵火,岁岁独饥寒”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寒冷,以及年复一年孤独的饥饿感受,这些都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写照。
"世若均如子,人应不羡官。"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理想中的平等观念,认为如果世界上的困难和痛苦都能像夏孝叔这样平均分配,那么人们就不会再羡慕那些高位的官职了。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一种批判态度。
"如何闰月底,怨泪亦阑干。"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朋友在困境中所感受到的深切同情和无法排解的悲哀。诗人问道,在这样的夜晚(“闰月底”),又该如何安慰这份积压已久的怨恨之泪呢?这里,“阑干”形容泪水流得如溪涧一般,强调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尽的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还透露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不详
曾揽轺轩一整冠,江西吏胆至今寒。
疲民仰德方为贵,野老言公不似官。
身必静休犹是病,心无拣择始知安。
高情未得真消息,试仗诗筒一问看。
天上郎官宿,人间又几年。
莫思华毂贵,好种锦溪田。
山色青盈眼,梅花雪满川。
傥因鱼雁信,时寄两三篇。
适时非履险,足分不忧贫。
须信人间世,宜思物外身。
荣柯堪叹蚁,饱露可怜螓。
更谢东方朔,能安一老臣。
万物各有性,逍摇即自安。
均鸠得巢易,躁蟹寄身难。
莫羡高头树,须防静处丸。
如今洛阳第,谁到子孙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