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入塞人

一骑龙沙道路开,王庭风雨会群才。

笔携上国文光去,剑带单于颈血来。

柳外家山陶令宅,梦中秋色李陵台。

归舟未忘铙歌兴,更谱防边画角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赠入塞人》由清代诗人谭嗣同所作,描绘了一位勇猛将士深入边疆,肩负重任的壮丽场景。诗中充满了豪情与悲壮,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国家边防的深切关怀。

首联“一骑龙沙道路开,王庭风雨会群才。”以“一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将士孤身深入敌境的情景,同时“龙沙”、“王庭”等词则暗示了战场的险恶与重要性,而“风雨会群才”则预示着这位将士将与众多智勇之士共同面对挑战。

颔联“笔携上国文光去,剑带单于颈血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文武并重,文才与武力的结合,另一方面则通过“单于颈血来”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将士英勇杀敌的场景,体现了其不畏强敌、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

颈联“柳外家山陶令宅,梦中秋色李陵台。”巧妙地运用典故,将现实与历史相融合,表达了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通过“陶令宅”和“李陵台”的意象,既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尾联“归舟未忘铙歌兴,更谱防边画角哀。”收束全诗,一方面表达了将士虽有归心,但不忘战时的荣耀与激情,另一方面则通过“防边画角哀”这一细节,再次强调了对边防安全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不仅展现了将士的英勇与智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色彩的佳作。

收录诗词(74)

谭嗣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景秋坪侍郎甘肃总督署拂云楼诗二篇(其一)

作赋豪情脱帻投,不关王粲感登楼。

烟消大漠群山出,河入长天落日浮。

白塔无俦飞鸟迥,苍梧有泪断碑愁。

惊心梁苑风流尽,欲把兴亡数到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景秋坪侍郎甘肃总督署拂云楼诗二篇(其二)

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

岂料一时雄武略,遂令千载重边防。

西人转饷疲东国,南仲何年罢朔方。

未必儒生解忧乐,登临偏易起旁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潇湘晚景图二首(其二)

我所思兮隔野烟,画中情绪最凄然。

悬知一叶扁舟上,凉月满湖秋梦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邠州

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蹊边白复红。

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