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蹊边白复红。
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
这首诗描绘了邠州春天的壮丽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交融。
首句“棠梨树下鸟呼风”,以鸟鸣唤起春风,生动地描绘出春天到来时生机勃勃的景象。棠梨树下,鸟儿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迎接春风的到来,营造了一种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氛围。
次句“桃李蹊边白复红”,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色彩层次。桃树和李树沿着小径两旁绽放,既有白色的桃花,也有红色的李花,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春天的丰富与多彩。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盛宴,也象征着生命的多样性和繁荣。
第三句“一百里间春似海”,将春天的美景比作广阔的海洋,形象地表达了春天覆盖的范围之广,以及其生命力的旺盛。这一比喻不仅突出了春天的壮观,也暗示了大自然的广阔与深邃。
最后一句“孤城掩映万花中”,则将视角转向城市,通过“孤城”与“万花”的对比,强调了城市在自然美景中的独特位置。孤城被繁花所环绕,既体现了城市的独立与静谧,又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不详
曾闻剥枣旧风流,八月寒蝉四野秋。
翻恨此行行太早,枣花香里过豳州。
虎视龙兴竟若何,千秋劫急感山河。
终南巨刃摩天起,怪底关中战伐多。
将军夜战战北庭,横绝大漠回奔星,雪花如掌吹血腥。
边风冽冽沉悲角,冻鼓咽断貔貅跃,堕指裂肤金甲薄。
云阴月黑单于逃,惊沙锵击苍龙刀,野眠未一辞征袍。
欲晓不晓鬼车叫,风中僵立挥大纛,又促衔枚赴征调。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