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毛女真

雾鬓风鬟木叶衣,山川良是昔人非。

祇应闲过商颜老,独自吹箫月下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雾气缭绕的发髻和被风吹乱的头发,穿着木叶制成的衣服,
眼前的山川虽美,但人事已非,不再是旧时模样。

注释

雾鬓风鬟:形容女子头发被风吹得凌乱,如雾一般。
木叶衣:用树叶编织或装饰的衣服,象征简朴或隐居生活。
山川良是:眼前的山川确实。
昔人非:过去的人都已经不在了。
祇应:只应,料想。
商颜:商颜,古人常用来指代年老。
老:老去。
独自:一个人。
吹箫月下归:在月下吹着萧独自回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题毛女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遗风的追怀与自我情感的抒发。

"雾鬓风鬟木叶衣" 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林之美,诗人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用"雾鬓风鬟"形容树木随风轻摇,如同人的头发,这种拟人化手法增强了诗中的意境。"木叶衣"则进一步渲染出自然界的色彩,如同穿上了一袭绿衣。

接下来的"山川良是昔人非",表达的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山川不变,而昔日的人去世了这一事实,抒发了对过往的无限惆怅。

最后两句"祇应闲过商颜老,独自吹箫月下归",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诗人提到"商颜老",意指古代隐士商山四皓的故事,他们不愿仕于朝廷,而选择隐居山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在月光下独自吹箫,更增添了一种清高脱俗的情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和对古人的怀念,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

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宝方出龙宫。

雷霆下索无处避,逃入先生衣袂中。

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隐屠酒。

夜光明月空自投,一锻何劳纬萧手。

黄门寡好心易足,荆棘不生梨枣熟。

玄珠白璧两无求,无胫金丹来入腹。

区区分别笑乐天,那知空门不是仙。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由书清汶老所传《秦湘二女图》

春风消冰失瑶玉,我本无身安有触。

羊生得妇如得风,握手一笑未为辱。

先生室中无天游,佩环何处鸣风瓯。

随魔未必皆魔女,但与分灯遣归去。

胡为写真传世人,更要维摩一转语。

丹元茅茨只三间,太极老人时往还。

检点凡心早除拂,方平神鞭常使物。

形式: 古风

紫团参寄王定国

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

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

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

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

纤攕虎豹鬣,蹙缩龙蛇瘿。

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骋。

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

清宵月挂户,半夜珠落井。

灰心宁复然,汗喘久已静。

东坡犹故目,北药致遗秉。

欲持三桠根,往侑九转鼎。

为予置齿颊,岂不贤酒茗。

形式: 古风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

老人心事日摧颓,宿火通红手自培。

小甑短瓶良具足,稚儿娇女共燔煨。

寄君东阁闲烝栗,知我空堂坐画灰。

约束家僮好收拾,故山梨枣待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