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平安道中

元日谁家蓝尾香,客身多病更殊方。

每看儿女暂相慰,不见梅花频欲狂。

扬州举目风景别,平安发舟冰雪妨。

春光羞涩可肠断,况乃兵乱剩悲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善夫在元日这一天,身处异乡,身体多病,独自漂泊的孤独与愁苦。首句“元日谁家蓝尾香”以蓝尾香的香气引出节日的氛围,却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客身多病更殊方”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远离家乡,疾病缠身,更加突显了漂泊异乡的艰辛。

“每看儿女暂相慰,不见梅花频欲狂”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虽然偶尔能见到家人寄来的信件或物品带来短暂的安慰,但这种安慰是如此微弱,难以抵挡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而“不见梅花频欲狂”,则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梅花(象征着故乡和春天)的极度渴望,以及未能见到时内心的焦躁与狂热。

接下来,“扬州举目风景别,平安发舟冰雪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难。扬州虽有独特的风景,但对诗人来说,这美景只能成为一种遥远的奢望,因为“平安发舟冰雪妨”,即因天气恶劣,无法启程回家,这种无法实现的愿望增添了诗人的无奈和痛苦。

最后,“春光羞涩可肠断,况乃兵乱剩悲凉”总结了诗人的整体感受。春天的美景在诗人眼中变得“羞涩”,仿佛在嘲笑他的孤独和无助;而“兵乱”更是加剧了诗人的悲凉情绪,战争的残酷与混乱让本就身处异乡、饱受思乡之苦的诗人,感受到了更深一层的悲哀和绝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无奈。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书望

陟彼阿丘望欲迷,美人何处不胜悲。

舟中日月忽寒暑,道上音尘但鼓鼙。

扬水湜湜聊濯足,终风猎猎故吹絺。

行藏未定凭谁卜,力尽苍茫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怀金山文殊用前人韵

金山兰若昔曾游,尚记松针满地秋。

竟日马蹄山雨驻,一时诗句野僧求。

行藏笑我逃三昧,词翰真谁僣上流。

传语远公须结社,王郎无复梦刀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

七月欲尽天气清,残月未上江犹明。

流萤渡水不一点,玄蝉咽秋无数声。

独客尚未送贫贱,四方况是多甲兵。

立罢西风夜无寐,吴歈袅袅感人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太白山人观海

长江天风吹岁暮,送子东去浮沧瀛。

三韩波涛光怪出,孤山松桧蛟龙鸣。

区中马背岂心事,凫舄鹤瓢非世情。

明年期我坐日观,若木照地春相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