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怀金山文殊用前人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金山兰若的回忆,以及与山中野僧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和对文笔的自信。首句“金山兰若昔曾游”,点明了地点和过往的经历,暗示了诗人对金山兰若的深厚情感。接着,“尚记松针满地秋”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竟日马蹄山雨驻”描绘了诗人漫步山间,在雨中行走的情景,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动态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思考。“一时诗句野僧求”则展现了诗人与山中僧侣的交流,通过诗歌的创作与分享,深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行藏笑我逃三昧,词翰真谁僣上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追求佛法和文学创作的自我反思,既有对自身行为的幽默自嘲,也有对艺术境界的深刻追求。最后,“传语远公须结社,王郎无复梦刀州”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与高僧结伴修行,远离尘世的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