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作客那邕与主人王问溪赋共用东坡人日韵

几间茅屋楝花村,鹤发先生教子孙。

一代书成犹秘枕,三竿日出始开门。

莺啼晓树窗中见,自写新诗石上翻。

我亦行吟憔悴者,逢人偏厌说开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文雅之气的生活画卷。首句“几间茅屋楝花村”,简练地勾勒出一个隐居于自然之中的村落景象,茅屋与楝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接着,“鹤发先生教子孙”一句,点出了居住于此的是一位老学士,他不仅年岁已高,且饱读诗书,以教育后辈为己任。这样的形象,既体现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也暗示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一代书成犹秘枕,三竿日出始开门”,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位老学士的生活习惯和态度。他将自己一生的学问珍藏在枕边,直到太阳升起三竿才开始日常活动,可见其对学问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莺啼晓树窗中见,自写新诗石上翻”,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如清晨的鸟鸣和诗人创作新诗的情景,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同时,将诗作比作在石头上翻阅,寓意着诗作如同珍贵的石头一般,值得细细品味。

最后,“我亦行吟憔悴者,逢人偏厌说开元”,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虽为行吟者,却因过于沉浸于学问与艺术之中而显得憔悴。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对过往时代的怀念,特别是对开元盛世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精神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厓门谒三忠祠

双峰如阙水迢迢,恍惚洪涛怒未消。

相国有祠遗异代,书生无泪洒前朝。

空闻谢豹啼荒殿,无复黄龙起暮潮。

礼罢苔阶长太息,满厓风雨正潇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谒三世祖母李氏恭人谕葬墓

马鬣先朝迹未湮,赐田春尽绿初匀。

五持主命惟开府,七日军储属妇人。

狮石塔依山影直,虎门潮起浪痕新。

杯羹荐罢堪惆怅,赵宋诸陵牧火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重游雷峰寺

曾礼名山兴未谖,漫摇双桨入深村。

梅花带雪笼轩槛,鸥鸟随流到院门。

皓月亦知亲丈室,黄金重见布祇园。

幽窗又得谈三夕,耳听应难会一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任肇楚归冈州省觐

赵陀城下送王孙,珠海西行到雁门。

两岁别离三百日,二旬销尽十千言。

远劳书信凭飞雁,易感愁肠在断猿。

知有倚闾人盼望,曰归应为慰晨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