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三)春山访友

绿云红雨向清和,寂寂深山幽事多。

曲径苔封人迹绝,抱琴高士许相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春日山景图。诗人以“绿云红雨向清和”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春天的植被比作飘动的绿云与绽放的红花,生动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和煦氛围。“寂寂深山幽事多”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与神秘,暗示着隐藏于自然之中的丰富与未知。

接下来,“曲径苔封人迹绝”一句,通过描绘一条被青苔覆盖、少有人迹的曲折小径,进一步强化了山林的幽静与原始之美。而“抱琴高士许相过”则引入了一位怀抱琴瑟的高雅人士,他愿意穿越这寂静的山径,探访这幽深之地,不仅增添了人文气息,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生命力的春日山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四)荷净日长

琉璃四面水堂虚,菱沜风来香气徐。

钓线閒收书庋置,亦非儒士亦非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五)绿天茅广

受风散种溪边竹,听雨新移窗外蕉。

一卷常持高士传,小年乐事足逍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六)远岫归云

本来出岫无心者,何事云归恋故山。

却与层峦添气色,黛深螺润草堂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七)松阴仙馆

溪馆淙淙水乐音,更宜盘护老松阴。

石桥幽客来相访,一晌高谈㩁古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