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五)绿天茅广

受风散种溪边竹,听雨新移窗外蕉。

一卷常持高士传,小年乐事足逍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生活画卷。首句“受风散种溪边竹”,以“受风”二字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微风中的摇曳姿态,仿佛能听到竹叶轻轻摩擦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接着,“听雨新移窗外蕉”,将视角转向了雨中的芭蕉,通过“听雨”二字,不仅表现了雨声的悦耳,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内心的宁静。

“一卷常持高士传”,诗人手持一本关于高士的传记,寓意着他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精神世界的重视。最后一句“小年乐事足逍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乐趣的满足和自在心境,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美好情操,体现了清代文人雅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六)远岫归云

本来出岫无心者,何事云归恋故山。

却与层峦添气色,黛深螺润草堂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七)松阴仙馆

溪馆淙淙水乐音,更宜盘护老松阴。

石桥幽客来相访,一晌高谈㩁古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八)碧嶂生秋

叠嶂何缘生翠寒,为从笔底运金官。

宋元蹊径何须论,古格移情杨契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九)清流绕屋

飞流直泻汇为湖,湖上轩斋荫竹梧。

那更尘埃延俗客,颇饶书史作清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