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旧旴守吴淞张伯常并怀冯元成观察

昔饮神姥井,常眠箫曲峰。

鸡犬天中鸣,村墟云外舂。

良哉二千石,烟膏盈四封。

一苇临川城,溯洄安可从。

春风吹豫章,燕眺承清容。

授以华亭篇,披豁生微悰。

素若月窥筱,苍若露滴松。

江静散霞绮,岩虚出云重。

寂寥僧磬间,时一闻歌钟。

冯公括苍时,挥洒一何浓。

淡迹到黔粤,开心见吴淞。

长吟沧海间,云中成二龙。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汤显祖所作,名为《赠旧旴守吴淞张伯常并怀冯元成观察》。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昔饮神姥井,常眠箫曲峰”,诗人回忆与友人共饮神姥井水,常在箫曲峰上休憩,营造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自然和谐的画面。接下来“鸡犬天中鸣,村墟云外舂”两句,通过鸡犬的鸣叫和远处村落的舂米声,展现了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景象。

“良哉二千石,烟膏盈四封”表达了对友人官职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在任期间为地方带来的福祉。“一苇临川城,溯洄安可从”则以一叶扁舟比喻友人的离别,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春风吹豫章,燕眺承清容”描绘了春天豫章(今江西南昌)的景色,春风轻拂,燕子飞翔,一片清新宁静的景象。接着“授以华亭篇,披豁生微悰”描述了友人赠予自己华亭(今上海松江)的诗篇,引发了内心的微妙情感。

“素若月窥筱,苍若露滴松”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透过竹林和露珠滴落松枝的景象,比作内心的情感细腻而深沉。接下来“江静散霞绮,岩虚出云重”描绘了江面平静,霞光散落,山岩空灵,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色。

“寂寥僧磬间,时一闻歌钟”则展示了僧人敲击木鱼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钟声,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最后“冯公括苍时,挥洒一何浓”提到冯元成观察(即冯公)在括苍(今浙江丽水)时的豪放情怀,“淡迹到黔粤,开心见吴淞”则表达了诗人对冯公足迹遍及各地,心胸开阔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

汤显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离薋园

兰生在深谷,宁畏恶草滋。

受性偶不同,托根从所宜。

夙龄负耿介,中路遭崄巇。

弃置缨与緌,归来寻故蹊。

南山荒豆田,东陵没瓜畦。

踯躅不自得,为园且栖迟。

上有萱草堂,下有春草池。

光风旦夕至,引觞以为怡。

兰者自为兰,薋者自为薋。

达观讵离俗,全生甘息机。

寄言谢人徒,殊调勿见疑。

形式: 古风

江干

读书忽已倦,冥坐虚无里。

风起舟压涛,濆濆来入耳。

一梦入深松,橹声复惊起。

瞥见两岸山,淡冶真可喜。

杨柳发嫩绿,雨后益娟美。

携有虎丘茶,并饶惠泉水。

闻香不见色,齿牙风诩诩。

此江获此乐,上有玄真子。

形式: 古风

梅花

朝来花底坐,微香染清醉。

清醉犹未已,冷然成佳寐。

瞥见四围山,万仞真拔地。

玲珑万窍空,苔文缀深翠。

山径响石渠,珠泉自天坠。

澹月来山腰,流波湛寒泪。

途逢一高僧,邀我岩中寺。

坐我白石床,语语天外事。

谭锋尚未终,惊鹤一声至。

依然花下人,清香来扑鼻。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花源道中纪游并示文弱

绿萝如篆刻,锋刀驳云雾。

下临百尺潭,丹碧写练素。

沿溪望前村,都似避秦处。

停舟入花源,携筇临水步。

桃花千树红,花深迷往路。

带月石间流,夜深响瀑布。

清坐憺忘归,一山滴浩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