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惟良之广陵二首(其二)

才名馀画省,吏隐得沧洲。

汀草生春色,渔歌唤客愁。

疏灯京口渡,孤刹大江流。

试问观涛处,词人几度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送唐惟良之广陵二首(其二)》描绘了友人唐惟良即将前往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情景。首句“才名馀画省”,赞美了唐惟良在京城官场中留下的才名;“吏隐得沧洲”则表达了对他选择退隐江湖,享受渔樵生活的羡慕与祝福。

接下来,“汀草生春色”写出了江南水乡春天的盎然生机,而“渔歌唤客愁”则通过渔歌的悠扬,勾起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愁。诗人想象着友人在夜晚独自经过京口渡口,看到稀疏的灯火,以及江面上孤独的佛寺,画面凄清而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试问观涛处,词人几度游”,以询问的方式,设想友人将来是否会像古代词人那样,多次来到此地观赏江潮,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祝愿,又寓含了诗人自身的感慨,是一首送别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蔡伯华之闽中

出处几人异,非缘薄省郎。

交情异贫贱,世事有沧桑。

煮海窥盐策,题诗出射堂。

流年堪自惜,何用叹浮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过天宁寺僧宝檀方丈(其一)

曾有黄金地,谁为苦行僧。

仗经行路远,采药入云层。

一食伊蒲饭,长明石枕灯。

不依禅宿去,头白已无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过天宁寺僧宝檀方丈(其二)

野外芳华早,何妨策杖寻。

草深垂井口,碑卧古坛阴。

高坐惟尊足,清斋尚摄心。

给园留赏处,还似阮家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黄清甫偕顾舍人游滇中

旧好如禽庆,名山得共陪。

洱河神禹导,路箐爨王开。

冠带名家子,登临济胜才。

关城雄剑阁,应待勒铭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