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有黄金地,谁为苦行僧。
仗经行路远,采药入云层。
一食伊蒲饭,长明石枕灯。
不依禅宿去,头白已无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苦行僧的形象,他曾在黄金般的土地上修行,为了寻求佛法,长途跋涉,深入云山之中采集药材。他的生活简朴,仅以菖蒲煮成的饭充饥,夜晚则依靠石枕上的灯火照明。他坚持修行,不依赖于寺庙的常规生活,即使岁月流逝,头发斑白,仍坚守初心,无法放弃修行的决心。诗人黎民表通过此诗展现了僧人对佛教信仰的执着和对清贫生活的坚守,体现了明代士人对禅修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敬仰。
不详
野外芳华早,何妨策杖寻。
草深垂井口,碑卧古坛阴。
高坐惟尊足,清斋尚摄心。
给园留赏处,还似阮家林。
旧好如禽庆,名山得共陪。
洱河神禹导,路箐爨王开。
冠带名家子,登临济胜才。
关城雄剑阁,应待勒铭回。
架上馀千轴,俱随绿燄飞。
平生惟蜡屐,旧物秪牛衣。
信是冥怀待,谁言损读非。
啸歌聊复尔,北叟可同归。
委巷多车马,还因典客名。
乡心灯下尽,谈麈坐中倾。
径草抽新雨,风丝漾晚晴。
归舟应可问,春浪此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