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

阴风搅林壑,骤雨到江湖。

白日不觉没,繁云何处无。

楼吟凉笔砚,溪梦乱菰蒲。

闻说京华盛,污泥入敝庐。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阴冷的风在山林间穿梭,突然的大雨漫过江河。
白天似乎不知不觉就消失了,浓厚的云彩又何处不在呢。
楼上传来寒意的诗篇,像是用凉笔在砚台上挥洒。
听说京都繁华热闹,可那污浊也流入了我这破旧的小屋。

注释

阴风:寒冷的风。
搅:搅动。
林壑:山林谷壑。
骤雨:急雨。
江湖:江河。
白日:白天。
没:消失。
繁云:浓密的云。
何处:哪里。
楼吟:楼上传来的吟诵声。
凉笔砚:寒冷的笔和砚台。
溪梦:溪边的梦境。
乱菰蒲:杂乱的菖蒲。
闻说:听说。
京华:京都的繁华。
盛:热闹。
污泥:污浊的水。
敝庐:破旧的房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秋雨》,描绘了秋日风雨交加的景象。首句“阴风搅林壑”形象地写出冷风吹过山谷,树木摇曳的场景;“骤雨到江湖”则展现了大雨突然降临江河湖泊的气势。接着,“白日不觉没,繁云何处无”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天气的阴沉。

诗人寓情于景,将自己在楼中独处的感受融入其中,“楼吟凉笔砚”写出了诗人面对风雨时的孤寂,以及笔墨间的寒意;“溪梦乱菰蒲”则借溪边的水草随风摇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扰与迷茫。最后两句“闻说京华盛,污泥入敝庐”,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繁华的想象,以及对自己身处偏远之地,只能眼见泥泞污水的无奈和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带来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宋人对于生活境遇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秋雨欢

少昊欲行秋,骄阳犹跋扈。

炎蒸不易涤,颇费天公雨。

浸淫三日霖,云气政旁午。

所虑早禾伤,佳实卧场圃。

翻思向来旱,南亩生尘土。

矫首望云霓,一滴如膏乳。

及兹收敛际,反以多为苦。

苍苍匪天欤,恻怛群物祖。

怨咨尚未免,是非何所付。

会当返秋阳,新晴照区宇。

禾实趁登场,不特盈我庾。

荷担赪肩归,亦足慰田父。

黄鸡能渐肥,红酒幸可酤。

持用答丰年,造物傥复许。

形式: 古风

送朱宰(其二)

一识荆州已是荣,二年尤足慰平生。

从来东粤轻公子,只有临邛贵长卿。

惨别翻令诗句钝,临行重把酒壶倾。

故人闻道开东阁,拭目云霄九万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隐静恭老

妙喜老人骨应槁,明月堂空迹如扫。

丛林耆旧半消磨,砥柱颓波馀此老。

五峰深处开道场,道价重于连城宝。

我盖知名二十年,长恨识师之不早。

朅来陵阳第二峰,一笑相从即倾倒。

午窗对坐语笑清,夜榻归来魂梦好。

大颠理势恐是渠,澄观公才何足道。

青衫我亦行作吏,未尽俗缘多病恼。

相期巢父早掉头,共住山中拾瑶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除日狱空唯欠租监系颇众因悉纵遣之期以开岁五日毕来因记东坡先生倅杭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题诗壁间辄用其韵

讼牒日已稀,私幸庭无留。

胡不了租税,顾为此拘囚。

催科迫星火,对案亦包羞。

作苦念田家,岁莫得少休。

羔酒会邻里,盍归与妇谋。

刻期亦人耳,吾其反自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