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隐静恭老

妙喜老人骨应槁,明月堂空迹如扫。

丛林耆旧半消磨,砥柱颓波馀此老。

五峰深处开道场,道价重于连城宝。

我盖知名二十年,长恨识师之不早。

朅来陵阳第二峰,一笑相从即倾倒。

午窗对坐语笑清,夜榻归来魂梦好。

大颠理势恐是渠,澄观公才何足道。

青衫我亦行作吏,未尽俗缘多病恼。

相期巢父早掉头,共住山中拾瑶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妙喜老人的高僧,他生活在深山道场之中,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犹如砥柱中流,令人敬仰。诗人虞俦与老人相识已有二十年,遗憾未能早些结识。当他们在陵阳第二峰相聚时,彼此间的谈笑甚欢,使得诗人感到心灵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解脱。诗中提到的大颠和澄观两位僧人,被认为是智慧过人的代表,但与妙喜老人相比,似乎稍逊一筹。诗人自述即将踏入仕途,感叹世俗牵累,希望能早日追随妙喜老人,一同在山中过上超脱尘世的生活,采摘瑶草,寻求内心的宁静。整首诗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僧智慧的赞美。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除日狱空唯欠租监系颇众因悉纵遣之期以开岁五日毕来因记东坡先生倅杭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题诗壁间辄用其韵

讼牒日已稀,私幸庭无留。

胡不了租税,顾为此拘囚。

催科迫星火,对案亦包羞。

作苦念田家,岁莫得少休。

羔酒会邻里,盍归与妇谋。

刻期亦人耳,吾其反自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食后过竹堂风雨遽作赋所见

云气四蒸雷蓄怒,山雨一来风借助。

抱头乳燕窜低檐,噤口黄鹂在深树。

竹围万槊齐惊呼,老松不动如亚夫。

何人笔端带三昧,画作竹堂风雨图。

形式: 古风

食墨鱼有感

诳人吐尽胸中墨,不料反为人所得。

祸变之来非所虑,仅与诗人供一箸。

韩非竟以说难死,杨恽诗成污刀机。

子云嗜学甘寂寞,晚年奇字终投阁。

撑肠文字五千卷,不救颜回忍饥面。

三年博士冗不治,半生铅椠宁非痴。

老兵两眼不识书,饱食高眠我不如。

形式: 古风

病后有感作

今旦病思清,把书坐晴檐。

体舒百息匀,心远万虑恬。

收视等庖郢,妙观到羲炎。

顿忘饥寒苦,但觉中边甜。

习气尚稍稍,自喜良沾沾。

故家东堂书,高架纷悬签。

我时且儿子,气欲俱并兼。

浇著胸次间,政尔意不廉。

此意竟蹉跎,衰迟侵戟髯。

迩来又留滞,郁郁三年淹。

是秋节物高,露白原草沾。

斜河转空阔,夜气方森严。

此日足可惜,黄尘满征襜。

明年会当归,赤米荐白盐。

翻经慰老眼,甘作书蠹潜。

共嘲玄尚白,指笑突不黔。

亦知屠沽儿,羔豚方属餍。

形式: 古风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