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缙叔云永嘉僧希用隐居能谈史汉书讲说邀余寄之

奈苑谈经者,兰台著作称。

吾儒不兼习,尔学若多能。

每爱前峰好,闲穿弊屐登。

定将修史笔,添传入高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在皇家园林中讲经的人,以兰台的学者著称。
我们儒家学者不同时精通多种学问,你们的学识却如此广泛。
我常喜欢攀登前面的山峰,即使穿着破旧的木屐也无妨。
我一定会用修史的态度,将你的事迹加入到高僧传记之中。

注释

奈苑:皇家园林。
兰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学者。
著作:学术著作。
儒:儒家。
兼习:同时精通。
尔:你们。
前峰:前面的山峰。
弊屐:破旧的木屐。
修史笔:修史的态度或写作。
添传:添加传记。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题为《吕缙叔云永嘉僧希用隐居能谈史汉书讲说邀余寄之》。诗中,诗人梅尧臣赞扬了僧人希用在奈苑(可能指寺庙或学者聚集之处)研读史书的能力,他不仅精通佛教经典,还对史书有着深厚的理解和造诣,这在当时的儒家学者中并不多见。诗人表达了对希用的敬佩之情,提到自己曾被邀请去拜访,欣赏并赞赏他的学问,认为希用的才华应该被记录在历史中,通过修史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

诗中“奈苑谈经者,兰台著作称”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僧人希用在学术领域的声誉,暗示他在佛教和史学两方面都有卓越表现。“吾儒不兼习,尔学若多能”则对比了希用的博学与一般儒家学者的专精,赞美其全面的知识体系。“每爱前峰好,闲穿弊屐登”描绘了僧人希用不畏艰辛,热爱攀登学术高峰的形象,体现了他的求知精神。“定将修史笔,添传入高僧”表达了诗人期待希用的学术成就能够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高僧传记的一部分。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一位有识之士的赞美,既肯定了他的学术才能,也寄寓了对知识传承的期望。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夹道冈

舟脱鹅㿉浅,兵牵雁脚齐。

兼沙水黄浊,穿垄岸高低。

瘦土黄姜石,枯株长树鸡。

薄言归向晚,路入赤云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并日得朱表臣酪及樱桃

昨日酪将熟,今朝樱可餐。

紫莼休定价,黄鸟未衔残。

甘滑已相美,齿牙仍尚完。

应知消客热,远赠盎盈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并游

并出惭羸驾,康衢懒著鞭。

蹇驴能胜马,擘道去如烟。

何用嗟迟疾,从来有后先。

所期皆一至,我到尔应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戏答持烛之句依韵和永叔

卢仝只有赤脚婢,吏部曾吟似笑仝。

红烛射眸从结客,清歌帖耳苦怜翁。

归时虽已过寒食,芳物犹能逐暖风。

但点纱笼续清夜,西园游兴古何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