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泛舟

池堑秋水净,扁舟溯凉飙。

的皪荷上珠,俯映疏星摇。

深寻畏鱼淰,中路且回桡。

冥冥菰蒲中,乃复有惊跳。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池塘秋水清澈见底,小船逆着清凉的风前行。
明亮的露珠点缀在荷花上,低头可见稀疏的星星在水中摇曳。
怕惊动水中的鱼儿,我在深处犹豫不前,只好暂时掉转船桨。
在幽深的菰蒲丛中,竟然又有惊人的跃动。

注释

池堑:池塘的堤岸。
凉飙:清凉的风。
的皪:明亮的样子。
疏星:稀疏的星星。
淰:鱼儿受惊游动。
回桡:掉转船桨。
冥冥:幽深不明的样子。
菰蒲:水生植物,如茭白、蒲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泛舟图景。开篇“池堑秋水净,扁舟溯凉飙”表达了清澈的秋水与轻巧划行的小船在凉爽的晚风中前进的情境。“堑”字描绘了池塘边的宁静,“扁舟”则突出了小船的细长和轻盈。

接着“的皪荷上珠,俯映疏星摇”中,作者通过荷叶上的露珠和低头映照在水中的稀疏星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的皪”表现了荷叶间露珠点点,如同天上星辰的倒影。

第三句“深寻畏鱼淰,中路且回桡”则转向水下的世界,“深寻畏鱼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水底深处的鱼群,而“中路且回桡”则描绘了划船者在行进中偶尔回头挥动桨板的情景。

最后两句“冥冥菰蒲中,乃复有惊跳”中,“冥冥菰蒲中”形象地描摹了水中的芦苇丛生,而“乃复有惊跳”则意指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突然间鱼跃水面,打破了周围的安静。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好瞬间的捕捉与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秋枝如残人

秋枝如残人,颜色先憔悴。

微寒吹已空,性命一何脆。

宁当记畴昔,葩叶相妩媚。

岁行谁使然,好杀岂天意。

形式: 古风

秋庭午吏散

秋庭午吏散,予亦归息偃。

岂无嘉宾客,欲往心独懒。

北窗古人篇,一读三四反。

悲哉不蚤计,失道行晼晚。

形式: 古风

秋热

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

织芦编竹继檐宇,架以松栎之条枚。

岂惟宾至得清坐,因有馀地苏陪台。

愆阳陵秋更暴横,焮我欲作昆明灰。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

忆我少时亦值此,翛然但以书自埋。

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复能低徊。

西风忽送中夜湿,六合一气窑新开。

帘窗幕户便防冷,且恐霰雪相寻来。

形式: 古风

结屋山涧曲

结屋山涧曲,挂瓢秋树颠。

鸣不中律吕,时时惊我眠。

吾儿亦恶聒,勠力事弃捐。

止我为尔歌,不如恣其然。

狂风动地至,万窍各啾喧。

一瓢虽易除,岂在有无间。

皪皪山下石,泠泠手中弦。

临流写所爱,坐听以穷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