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吴彦和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古代贤达的崇敬之情。首联“挂冠归去何曾老,贤达谁如此大夫”以“挂冠归去”描绘了吴彦和辞官归隐的生活状态,赞其虽年老却精神不衰,与世俗中的“大夫”形成对比,凸显其高尚品格。颔联“白傅宁惟结香火,季鹰初不为莼鲈”运用典故,将吴彦和与白居易、张翰(字季鹰)相比较,前者以虔诚之心结缘佛教,后者因思故乡美食而归隐,以此赞扬吴彦和的志趣高洁,非仅为个人私欲所动。
颈联“岸巾扶杖方行乐,寻壑经丘失步趋”描绘了吴彦和在自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他以岸巾扶杖,漫步于山间谷地,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不被世俗的急功近利所束缚。尾联“惆怅眼中前辈少,更怜乡国后生孤”表达了对吴彦和这样的人物越来越少的感慨,同时也对后辈的孤独表示同情,体现了对传统美德传承的忧虑与期待。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吴彦和的高尚人格与生活情趣,也蕴含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深刻思考与对后世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