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九日同兰堂卞先生游广福寺次韵

飞飞花雨散诸天,那得纤尘到眼前。

高阁风多堪避暑,古台松老不知年。

客来莲社心神静,僧坐蒲团骨相仙。

拟共读书分佛火,青藜何必更吹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游览广福寺的宁静与清幽之感。首联“飞飞花雨散诸天,那得纤尘到眼前”以花雨比喻清凉之气弥漫于天地间,暗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纯净环境的向往。颔联“高阁风多堪避暑,古台松老不知年”则通过描写高阁和古台旁的老松树,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岁月悠长的氛围,强调了避暑的舒适与时间的流逝感。

颈联“客来莲社心神静,僧坐蒲团骨相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莲社,古代文人雅集之所,此处借指广福寺,表达诗人与友人在佛门净地聚会的心境平和。僧人坐于蒲团之上,其形象仿佛仙人一般,体现了对僧侣修行生活的赞美。

尾联“拟共读书分佛火,青藜何必更吹烟”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在佛灯下读书的愿望,青藜是古代读书时照明的工具,这里象征着知识的光芒。诗人并不需要额外的烟雾或火焰来照亮,暗示了内心的光明与智慧已经足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佛教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

徐元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城乱后

夕阳衰草暮秋时,廛里荒凉客到迟。

争向残骸夸义烈,孤城未肯竖降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夜泊长寿桥

寥落难禁客里情,隔溪渔火照深更。

僧归古寺钟初动,人在孤舟月自明。

野径雪晴梅有信,海天霜冷雁无声。

蓉城咫尺家园近,且对蓬窗酒漫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许伯清维摩室

诗习陶韦帖有颜,怕沾烦恼借参禅。

法华妙义经还注,金栗如来影亦传。

一炷夜香葱岭月,半瓯春茗雪山泉。

斋头不息琉璃火,且读吾儒未了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周文襄公祠

秘书增秩盛名高,秉钺东南识俊髦。

疏凿川途通国运,浸分沟浍节农劳。

北来春浅樱花润,南下秋深白鸟号。

父老只今犹赛社,采蘋祠旧落江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