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渠诗(其二)

新渠之田,在渠左右。渠来奕奕,如赴如凑。

如云斯积,如屋斯溜。嗟唐之人,始识粳稌。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耕图景,通过对比和夸张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农业劳动的赞美之情。开篇“新渠之田,在渠左右”直接点出诗歌的背景,是一片被新开挖成的水渠所灌溉的田地,这些田地位于渠道的两侧,生机勃勃。

接着,“渠来奕奕,如赴如凑”通过“奕奕”和“赴”、“凑”的动词,形象地描述了水流汇聚、奔腾而来的景象。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的气息。

诗人随后用“如云斯积,如屋斯溜”两句,将水渠中的积水比喻为云,流水比喻为屋檐上的滴水,这种夸张的比喻增添了画面之美,同时也强调了农业生产对水源依赖的重要性。

最后,“嗟唐之人,始识粳稌”一句,则是诗人发出的一种感慨,表达了对于古代人民开始认识到稻谷(粳)和麦子(稌)的重要性的赞叹。这不仅反映出农业文明的进步,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发展的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递了一种对生命力与生产力的歌颂,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于农耕文化和历史认知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新渠诗(其三)

新渠之民,自淮及潭。挈其妇姑,或走而颠。

王命赵侯,宥我新民。无与王事,以讫七年。

形式: 四言诗

新渠诗(其四)

侯谓新民,尔既来止。其归尔邑,告尔邻里。

良田千万,尔择尔取。尔耕尔食,遂为尔有。

形式: 四言诗

新渠诗(其五)

筑室于唐,孔硕且坚。生为唐民,饱粥与饘。

死葬于唐,祭有鸡豚。天子有命,我惟尔安。

形式: 四言诗

许州西湖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

来从古城角,夜半转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