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

秋风萧萧,白露为霜。今日相欢,胡不尽觞。

游彼三山,绛阙煌煌。道逢安朝,授我要方。

采苓采苓,于彼高冈。日暮天寒,风吹我裳。

群鸟夜鸣,虎豹纵横。踌蹰四顾,郁何芒芒。

白鹄晨号,在彼中阿。啸匹不得,伤如之何。

东方渐高,明星没河。毋复相思,沉吟啸歌。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善哉行》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开篇“秋风萧萧,白露为霜”,描绘出一幅秋日清晨的凄清景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寂寥。接着“今日相欢,胡不尽觞”,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与不舍,以及对美好瞬间稍纵即逝的感慨。

“游彼三山,绛阙煌煌”一句,借神话中的仙境表达对理想世界或精神寄托的向往。“道逢安朝,授我要方”,则寓含着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

“采苓采苓,于彼高冈”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山间,采摘草药的情景,象征着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与自我疗愈的过程。“日暮天寒,风吹我裳”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寒冷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易与挑战。

“群鸟夜鸣,虎豹纵横”通过自然界的景象,隐喻社会的动荡与复杂,以及个体在其中的无助与挣扎。“踌蹰四顾,郁何芒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我定位的探索。

“白鹄晨号,在彼中阿”以白鹄的啼鸣象征着生命的呼唤与希望,尽管环境艰难,但仍怀有对光明的渴望。“啸匹不得,伤如之何”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深深遗憾与痛苦。

最后,“东方渐高,明星没河”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暗示着一切终将过去,唯有珍惜当下。“毋复相思,沉吟啸歌”则是诗人对过往情感的释然,选择以歌声来寄托情感,面对生活的无奈与挑战,展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通过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与力量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相逢行

相彼双阙间,车马夜行游。

相逢问君家,君家南陌头。

黄金为门枢,碧玉疏高楼。

中庭垂珠树,灵鸟翔庭陬。

长子侍中郎,中子大长秋。

小子胜揖拜,赐爵关内侯。

五日一洗沐,宾客满道周。

通名不敢进,雨汗交横流。

置酒高堂上,歌舞无时休。

越姬调鸣瑟,赵女弹箜篌。

一酌山岳寿,再酌江海酬。

行乐未及终,年岁忽已遒。

日匿西崦嵫,月出咸池隅。

日月有亏盈,荣华能久留。

所以古贤圣,视若烟云浮。

形式: 乐府曲辞

燕歌行七解(其一)

西风烈烈霜满庭,天寒波深列宿明。

孤堂四壁络纬鸣,念君远客忧思盈。

日月相逐逝不停,百川东下如建瓴。

谁能怀忧心不惊,抚时感事中怦怦。

就枕假寐不能成,揽衣起步露沾缨。

月出皎皎照前楹,群鸟栖树寒无声。

孤鸿何为中夜征,踯躅四顾伤人情,尔胡不归独屏营。

形式: 乐府曲辞

燕歌行七解.燕歌行六解(其二)

来日苦短去日长,四时代谢心茫茫。

为客置酒临中堂,吴歈齐讴出东厢。

引宫刻徵为乐方,悲音冽冽激中肠。

劳心惆忉不可忘,西风吹衣天雨霜。

列宿灿烂罗成行,双星明明在河梁。

咫尺不语空相望,何为含忧令心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燕歌行七解(其三)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邯郸宫。

邯郸有好女,颜色靡春风。

采蘩出城南,采桑出城东。

黄金为长钩,桂枝为大笼。

上襦绣鸳鸯,下裙绣芙蓉。

肌肤宛如玉,善态不可穷。

飞鸟见女来,厉翮凌高空。

游鱼见女来,潜游深渊中。

车人去其盖,舟人去其篷。

少年满路傍,叹息忘所从。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