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四首(其二)

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

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

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

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意的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社会状态的思考。诗中“大汉昔云季,小人道遂振”两句,直接点出了汉末乱世,小人的得势,而有才德之士却不得志,这是对历史悲剧的一种描述。

接着,“玉帛委奄尹,斧锧婴缙绅”进一步描写了这种社会状态下的道德沦丧与权谋横行。这里的“玉帛”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斧锧婴缙绅”则是对那些被权力束缚、不得展现真才实学者的哀叹。

诗人通过“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真”表达了对于能够保持真性、不随波逐流的高洁人物的赞美。郭先生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位道德模范,或者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而“卷舒得其真”则强调了这种品格的难能可贵。

在“雍容谢朝廷,谈笑奖人伦”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那些能够超脱世俗、保持高尚风度,同时又关心民间道德的人物的敬仰。这里的“雍容”四字形象地描绘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

紧接着,“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两句,则是诗人对于理想人物在黑暗时代依然保持本色、不随世俗沉浮的赞颂。这种品格,是诗人所推崇的,也是他个人追求的理想。

“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强调了这样的理想人物,即便是在封建社会中,他们也不屑与一般的诸侯结交,更不愿成为皇帝的臣子。这里体现的是一种超越世俗权力的精神独立。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则是对那些为了保持高洁品格,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的人物的一种赞美。这两句诗语言强烈,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精神境界的无比崇敬。

最后,“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和“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则是对那些追求高尚理想的人物最终能够超脱尘世、找到心灵归宿的一种美好愿景。这里的“洛桥津”可能是一处历史上的地点,而“仙舟”则象征着一种精神的解放和飞扬。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咏叹,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物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乱象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意境辽阔,语言精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105)

卢照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字:升之
  • 号:为“初唐四杰”
  •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相关古诗词

咏史四首(其三)

公业负奇志,交结尽才雄。

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

一为侍御史,慷慨说何公。

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

仲颖恣残忍,废兴良在躬。

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

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

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

时来命不遂,脱身归山东。

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春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咏史四首(其四)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

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秋。

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

天子玉槛折,将军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

归来教乡里,童蒙远相求。

弟子数百人,散在十二州。

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

何必疲执戟,区区在封侯。

伟哉旷达士,知命固不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跻险方未夷,乘春聊骋望。

落花赴丹谷,奔流下青嶂。

葳蕤晓树滋,滉瀁春江涨。

平川看钓侣,狭径闻樵唱。

蝶戏绿苔前,莺歌白云上。

耳目多异赏,风烟有奇状。

峻阻将长城,高标吞巨舫。

联翩事羁靮,辛苦劳疲恙。

夕济几潺湲,晨登每惆怅。

谁念复刍狗,山河独偏丧。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狱中学骚体

夫何秋夜之无情兮,皎皛悠悠而太长。

圜户杳其幽邃兮,愁人披此严霜。

见河汉之西落,闻鸿雁之南翔。

山有桂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将。

忧与忧兮相积,欢与欢兮两忘。

风袅袅兮木纷纷,凋绿叶兮吹白云。

寸步千里兮不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

林已暮兮鸟群飞,重门掩兮人径稀。

万族皆有所托兮,蹇独淹留而不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