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舍人仲甫为蕲州判官

从事蕲春兴自长,蕲人应识紫薇郎。

山资足后抛名路,莼菜秋来忆故乡。

以道卷舒犹自适,临戎谈笑固无妨。

如闻郡阁吹横笛,时望青溪忆野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蕲春任职期间,我的兴趣和志向日益增长,蕲地的人们应该认识我这位紫薇郎。
在物资充足后,我选择放弃官场之路,每当秋天来临,就会怀念起故乡的莼菜。
凭借道义行事,无论卷入还是退出,我都感到自在,面对战争也能轻松应对,谈笑间无所畏惧。
每当听到郡阁中传来横笛声,我总会遥望青溪,想起那片野王之地。

注释

从事:任职。
蕲春:地名。
兴自长:兴趣和志向增长。
紫薇郎:古代对官员的美称。
山资:山野生活所需物资。
抛名路:放弃官场生涯。
莼菜:一种水生植物,有故乡之思象征。
故乡:家乡。
以道:凭借道义。
卷舒:卷入或退出。
临戎:面对战争。
无妨:没有妨碍,无所畏惧。
郡阁:郡守官署。
吹横笛:吹奏笛子。
青溪:清澈的溪流。
野王: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方或者回忆。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名为《送魏舍人仲甫为蕲州判官》。通过这短暂而富有意象的几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变迁的深刻体悟。

“从事蕲春兴自长,蕲人应识紫薇郎。”这里诗人通过提及友人将赴任蕲州,希望当地人能够认识这位即将到来的新官员。"紫薇郎"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或是才华横溢的人物,这里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期待。

“山资足后抛名路,莼菜秋来忆故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后的深切思念。"山资足"形容自然资源丰富,而"抛名路"则意味着友人将在新的岗位上扬名立万。然而随着时光流转,到了秋天,当莼菜开始生长,诗人不禁想起了故乡,这里的"忆故乡"也许包含了对友人的思念。

“以道卷舒犹自适,临戎谈笑固无妨。”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使身处边疆之地("临戎"),只要心中有道,就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如闻郡阁吹横笛,时望青溪忆野王。”最后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怀旧和超脱的氛围。"郡阁"指的是蕲州的官署,而"吹横笛"则是对友人到达新任地后可能会有的情景的一种想象。"时望青溪忆野王",诗人在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挚爱与支持,更体现了他们共同生活过、工作过的时代背景,以及那种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重游木兰亭

缭绕长堤带碧浔,昔年游此尚青衿。

兰桡破浪城阴直,玉勒穿花苑树深。

宦路尘埃成久别,仙家风景有谁寻。

那知年长多情后,重凭栏干一独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闻查建州陷贼寄钟郎中

闻道将军轻壮图,螺江城下委犀渠。

旌旗零落沉荒服,簪履萧条返故居。

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陵书。

自怜放逐无长策,空使卢谌泪满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闻雁寄故人

久作他乡客,深惭薄宦非。

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

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

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除夜

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