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缭绕长堤带碧浔,昔年游此尚青衿。
兰桡破浪城阴直,玉勒穿花苑树深。
宦路尘埃成久别,仙家风景有谁寻。
那知年长多情后,重凭栏干一独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昔日游历之地的再次访问,怀旧之情溢于言表。"缭绕长堤带碧浔"一句,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木兰亭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宁静,"昔年游此尚青衿"则是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当时自己还穿着青色的衣衫,显露出一种青春无忧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兰桡破浪城阴直,玉勒穿花苑树深"进一步描绘了木兰亭附近景色之美丽和生动。"兰桡"指的是用兰花装饰的车辕,"玉勒"则是形容马具的华美,这些都是高贵生活的象征。而"城阴直"和"苑树深",则营造出一种幽静深邃的氛围。
诗人在"宦路尘埃成久别,仙家风景有谁寻"中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感的忧虑。"宦路"指的是官场之路,而"仙家风景"则是对理想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但这种追求似乎无人问津,显得有些孤独和苍凉。
最后两句"那知年长多情后,重凭栏干一独吟"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往事的思念也愈发深厚,因此诗人再次倚靠在木兰亭的栏杆上,一个人轻声吟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不详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闻道将军轻壮图,螺江城下委犀渠。
旌旗零落沉荒服,簪履萧条返故居。
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陵书。
自怜放逐无长策,空使卢谌泪满裾。
久作他乡客,深惭薄宦非。
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
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
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
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
风紧雨凄凄,川回岸渐低。
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
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
料君残酒醒,还听子规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