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和子聪

长忆江海间,龙鸣向寒水。

蔼蔼苍渚空,悠悠白云起。

是时在渔舟,放溜看未已。

今来居洛阳,埃壒生蹄轨。

羡君兹日心,怊怅聊徙倚。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常常怀念那江海之间,龙吟之声回荡在寒冷的水面。
茂盛的水中小洲空旷宁静,悠悠白云自在升起。
那时我身处渔舟,任由船儿顺流而下,欣赏不已。
如今我居住在洛阳,尘土飞扬,车马足迹满地。
羡慕你此刻的心境,我内心惆怅,只能徘徊不定。

注释

长忆:长久地怀念。
龙鸣:比喻壮丽的景色或声音。
蔼蔼:形容草木茂盛或云气浓厚。
埃壒:尘埃堆积,形容环境污浊。
怊怅:惆怅、失落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在江海间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以及如今身处洛阳尘世间的感慨。首句“长忆江海间,龙鸣向寒水”以龙吟比喻江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的深深眷恋。接下来的“蔼蔼苍渚空,悠悠白云起”通过描绘空旷的江岸和飘荡的白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象征着渔舟生活的闲适。

诗人回忆自己在渔舟上悠然自得的情景,“是时在渔舟,放溜看未已”,流露出对那种无拘无束、随性而行的生活方式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是“今来居洛阳,埃壒生蹄轨”,诗人身处繁华都市,车马喧嚣,满目尘埃,与先前的宁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羡君兹日心,怊怅聊徙倚”,诗人羡慕好友子聪能保持那份内心的清净,自己却只能惆怅地徘徊,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压力下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反思。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目昏

我目忽病昏,白昼若逢雾。

窥惊只物双,书辄下笔误。

来人髣髴是,飞鸟朦胧度。

纭纭孰辨别,此已忘好恶。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石榴

榴枝苦多雨,过熟坼已半。

秋雷石罂破,晓日丹砂烂。

任从雕俎荐,岂待霜刀判。

张骞西使时,蒟酱同归汉。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立春前一日雪中访乌程宰李君俞寻有诗见贶依韵和答

粉絮先春拂面翔,临风跃马到君堂。

县民将喜土膏起,令尹未惊农事忙。

疾呼小吏具山酌,便欲尽醉为诗狂。

我牵尘俗不得久,何意更烦投夜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记岁

买臣四十八,犹苦行负薪。

我免以樵给,贫居年与均。

道上不讴歌,妻亦无恚嗔。

三者固异彼,异同双朱轮。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