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登南门

丽谯高倚晚天霞,满目平皋尽物华。

千曲胡笳催鼓答,三重湘酎倩旗誇。

连江急雨送归燕,拂地轻风移落花。

强倚栏干还自问,此情何处是边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华丽的高楼高耸在傍晚的晚霞中,眼前广阔的平原上充满了万物的繁华。
悠扬的胡笳声催促着鼓点回应,三层湘酒的醇香让旗帜显得更加诱人。
连续不断的急雨伴送归巢的燕子,轻柔的微风拂过,吹落了地上的花瓣。
我勉强倚靠在栏杆上,不禁自问,这份情感究竟何处才是尽头?

注释

丽谯:华丽的高楼。
晚天霞:傍晚的晚霞。
平皋:广阔的平原。
物华:万物的繁华。
千曲:悠长的。
胡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鼓答:鼓点回应。
湘酎:湖南特产的美酒。
倩旗誇:使旗帜显得更吸引人。
连江:连续的江面。
急雨:急促的雨。
送归燕:伴送归巢的燕子。
拂地:轻拂地面。
落花:落下的花瓣。
强倚:勉强倚靠。
栏干:栏杆。
自问:自问自答。
此情:这份情感。
边涯:尽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登上南门城楼的景象。"丽谯高倚晚天霞"写出了城楼的壮观,与晚霞相映生辉。"满目平皋尽物华"则展现了广阔的平原上春天的繁荣景象,各种景色美不胜收。

"千曲胡笳催鼓答,三重湘酎倩旗誇"通过胡笳和鼓声的交织,以及湘酒的醇香,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富有边塞风情的氛围。"连江急雨送归燕,拂地轻风移落花"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燕子归巢和微风吹落花瓣的动态画面,春意盎然又略带离别之感。

最后两句"强倚栏干还自问,此情何处是边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倚着栏杆,不禁自问这份情感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流露出淡淡的迷茫和对未知的探索。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景抒情的佳作,展现了诗人对暮春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读离骚经

莫怪灵均恋楚滨,可能臣子外君亲。

精心独去珠无颣,飞语潜来箭有神。

宋玉招魂推意远,扬雄流涕掩书频。

江边自是修门路,嗟苦先生陨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宿延平津

鸣籁萧森万木声,浓岚环合乱峰青。

楼台矗处双溪会,雷电交时一剑灵。

晓市人烟披霁旭,夜潭渔火斗寒星。

画屏曾指孤舟看,今日孤舟在画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寄来安孙推官

我爱孙公子,安贫无所营。

相逢虽邂逅,一见即平生。

黑电挥诗笔,黄河泻酒觥。

轻舟何处在,别思若摇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答汝州王仲仪待制

汝水闽山道路长,行邮时复寄新章。

谏垣笑别三年近,病枕魂飞万里强。

烈火未应焚玉石,埋轮曾是问豺狼。

主恩未报头生白,羞见龙泉百鍊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