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化主(其六)

堆堆危危是什么,生铁馒头千万个。

无心碗里盛将来,有眼禅人俱咬破。

吉山安众饭亦无,终是不教渠忍饿。

烦君普告信心人,一句当阳莫嗟过。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禅宗的哲理为特点,充满了深意与智慧。"堆堆危危是什么,生铁馒头千万个",诗人以“堆堆危危”和“生铁馒头”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充满挑战的氛围。这里的“生铁馒头”并非实指食物,而是象征着某种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的事物,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描述,引出了对人生、真理的探索。

接着,“无心碗里盛将来,有眼禅人俱咬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无心”与“有眼”进行区分,暗示了对于事物的不同态度和理解深度。无心之人可能无法真正领悟事物的本质,而有眼的禅者则能洞察其中的奥秘,如同将“生铁馒头”放入“无心”的碗中,却能被“有眼”的禅者“咬破”,揭示出真理的可触及性与理解的必要性。

“吉山安众饭亦无,终是不教渠忍饿”,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吉山安众”与“饭亦无”的对比,表达了即使在看似美好的环境中,也有可能存在无法满足的需求或困境。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思,更是对精神追求的探讨,强调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弃追求真理和满足内心需求的重要性。

最后,“烦君普告信心人,一句当阳莫嗟过”,诗人以恳切的语气,呼吁所有有信心的人不要错过这句“当阳”的话,即真理或关键的信息。这句话不仅是对读者的直接号召,也是对所有寻求智慧和真理之人的鼓励,提醒他们珍惜每一次学习和领悟的机会,不要轻易错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真理、追求与理解之间的关系,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化主(其七)

空生曾乞临江市,恰似君今无别理。

只将千圣不曾传,到处逢人水投水。

持来满满复是谁,把得便行何拟拟。

虽然末后有牢关,踏著归来不相似。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化主(其八)

一偈普送诸禅客,万化门中等慈力。

门门对现没遮拦,箭箭离弦俱中的。

因记芭蕉曾遣化,未出门时先话霸。

而今更不论亲疏,收功尽在华峰下。

形式: 古风

送化主(其九)

少年入众先行乞,最初一步须牢实。

多见时流昧此心,施受之间两无益。

信心人,一粒米,重似丘山曾不止。

持来岂是得便宜,未了分明著他底。

贤禅贤禅宜努力,诸佛众生从此出。

逆行顺行忽相当,户户门门成大吉。

形式: 古风

送泐潭化主往泉南

马驹霜蹄疾如电,过处千人万人见。

于中有个见得亲,也似不虚行一转。

古来佛国号漳泉,此去逢人呈旧面。

不须更拣亲与疏,是有是无都一串。

看看激起南海波,流入西江为瀚漫。

江西老宿问空生,但道而今成老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