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思道道人归吴兴二绝(其二)

遨游海上冀逢人,宴坐山中长闭门。

去住只今谁定是,相逢一笑各无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隐士之间的微妙关系与深沉情感。首句“遨游海上冀逢人”,诗人想象自己在海上漫游,渴望遇到知音,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次句“宴坐山中长闭门”,则描绘了另一位隐士选择在山中静坐,长期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自我修行的决心。

“去住只今谁定是”一句,诗人以问句形式提出疑问,探讨人生的方向与选择,无论是去还是留,似乎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反映了对命运与自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选择的反思。

最后一句“相逢一笑各无言”,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两位隐士相遇时的情景。他们相视而笑,却未作言语,这种无声的交流中蕴含着深厚的理解与默契,是对彼此心灵深处的共鸣的最好诠释。整个画面温馨而宁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之间超越语言的情感交流,以及对人生选择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友情和精神追求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放闸二首(其二)

闸空非有碍,水静为谁兴。

开闭偶然异,喧豗自不胜。

渊停初镜净,势转忽云崩。

脱隘尚容与,投深益沸腾。

玉山纷破碎,陈马急侵陵。

挟版千钧重,浮舟万斛升。

岸摇将落木,鱼困或投罾。

汹涌曾谁止,萧条远欲凝。

力争知必折,少待亦何能。

一发临流笑,微言早服膺。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二篇答之前篇自赋后篇次韵(其二)

西归犹未有菟裘,拟就南迁买一丘。

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黄州。

鱼多钓户应容贳,酒熟邻翁便可留。

从此莫言身外事,功名毕竟不如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子瞻夜字韵作中秋对月二篇一以赠王郎二以寄子瞻(其二)

十年秋月照相思,相从祇有彭门夜。

露侵笳鼓思城阙,寒迫鱼龙舞潭下。

厌厌夜饮欢自足,落落襟怀向人泻。

秋深河来巨野溢,水乾楼起滕王亚。

北海孔公虽好客,河内寇尹那得借。

是非朝野忽纷纭,得丧芳菲一开谢。

明月多情还入门,流水何知空绕舍。

晨餐江市富鳣鲂,夜宿山村足梨蔗。

坐隅鵩鸟不须问,墙外蝮蛇犹足怕。

娄公见唾行自乾,冯老尚多谁定骂。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咏(其二)

一纸新诗过雁衔,醒然何异接君谈。

奉亲鱼蟹兼临海,退食琴书定有庵。

一别经年真似梦,多忧不饮亦如酣。

共君友契非今日,蔽芾棠阴自剑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