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闸二首(其二)

闸空非有碍,水静为谁兴。

开闭偶然异,喧豗自不胜。

渊停初镜净,势转忽云崩。

脱隘尚容与,投深益沸腾。

玉山纷破碎,陈马急侵陵。

挟版千钧重,浮舟万斛升。

岸摇将落木,鱼困或投罾。

汹涌曾谁止,萧条远欲凝。

力争知必折,少待亦何能。

一发临流笑,微言早服膺。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放闸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放闸时水流的动态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然景象和情感波动。

首句“闸空非有碍,水静为谁兴”以闸门开启为引子,暗示水流的流动并非因闸门的存在而受阻,而是自然界的规律使然。接着,“开闭偶然异,喧豗自不胜”描述了闸门开关时水流声势的变化,既有开闸时的喧嚣,也有闭闸后的平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渊停初镜净,势转忽云崩”运用比喻手法,将水面比作镜子,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在闸门开启前的平静,以及闸门开启后水流如云崩般汹涌澎湃的场景。接下来,“脱隘尚容与,投深益沸腾”进一步展现了水流从狭窄处奔腾而出,进入更深水域时更加激荡的情景。

“玉山纷破碎,陈马急侵陵”通过“玉山”这一形象,形容水流汇聚成的壮观景象如同破碎的玉山,而“陈马”则可能象征着水流冲击的力量,表现出水流的猛烈。随后,“挟版千钧重,浮舟万斛升”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水流力量之大,能够轻易推动重物或使船只上升。

“岸摇将落木,鱼困或投罾”描绘了水流冲击岸边,导致树木摇动,甚至可能使鱼类受到威胁,落入渔网。最后,“汹涌曾谁止,萧条远欲凝”表达了对水流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放闸过程中水流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力量与美的和谐统一,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赞叹,也包含了对生命力量的敬畏。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二篇答之前篇自赋后篇次韵(其二)

西归犹未有菟裘,拟就南迁买一丘。

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黄州。

鱼多钓户应容贳,酒熟邻翁便可留。

从此莫言身外事,功名毕竟不如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子瞻夜字韵作中秋对月二篇一以赠王郎二以寄子瞻(其二)

十年秋月照相思,相从祇有彭门夜。

露侵笳鼓思城阙,寒迫鱼龙舞潭下。

厌厌夜饮欢自足,落落襟怀向人泻。

秋深河来巨野溢,水乾楼起滕王亚。

北海孔公虽好客,河内寇尹那得借。

是非朝野忽纷纭,得丧芳菲一开谢。

明月多情还入门,流水何知空绕舍。

晨餐江市富鳣鲂,夜宿山村足梨蔗。

坐隅鵩鸟不须问,墙外蝮蛇犹足怕。

娄公见唾行自乾,冯老尚多谁定骂。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咏(其二)

一纸新诗过雁衔,醒然何异接君谈。

奉亲鱼蟹兼临海,退食琴书定有庵。

一别经年真似梦,多忧不饮亦如酣。

共君友契非今日,蔽芾棠阴自剑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咏(其三)

远谪江湖舳尾衔,到来辛苦向谁谈。

畏人野鹤长依岭,厌事山僧祇住庵。

黄雀顿来成一饱,白醪新熟喜初酣。

疏顽近日尤堪笑,坐任飘风去自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