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三)

有士同学道,趣舍邈异境。

一士学长睡,一夫学长醒。

醒睡还相讥,谁能会其领。

睡者非我适,醒者非我颖。

睡睡与醒醒,学人此当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学长睡”与“学长醒”的两位士人,揭示了人生追求与内心状态的差异。诗中以幽默的方式探讨了“醒”与“睡”的哲学意味,即“醒”与“睡”并非绝对的好与坏,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内心状态和对生活的理解。

“有士同学道,趣舍邈异境。” 开篇点出两位士人同处一境,但追求与选择却大相径庭,暗示了他们内心的差异。

“一士学长睡,一夫学长醒。” 这两句直接描绘了两位士人的行为,一个选择沉睡,一个选择清醒。这里“长睡”与“长醒”不仅指行为,也隐喻了对生活态度的不同理解。

“醒睡还相讥,谁能会其领。” 描述了两人因观点不同而互相讥讽的情景,凸显了理解和沟通的困难。这句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因价值观差异而产生的隔阂。

“睡者非我适,醒者非我颖。” 进一步阐述了“睡”与“醒”并非适合所有人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这里的“适”与“颖”分别对应了“适合”与“敏锐”,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睡睡与醒醒,学人此当炳。” 最后两句总结,无论是沉睡还是清醒,都是个人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应当被理解和尊重的状态。这句话鼓励人们接受并欣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体现了对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人生哲学,强调了个体差异和自我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在多元社会中接纳不同生活方式的价值。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四)

孔门言为仁,欲仁仁即至。

譬彼中山酒,一饮千日醉。

乘坠俱不知,宁复论造次。

海上逐臭夫,汲汲求富贵。

于我如浮云,蔬水有真味。

形式: 古风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五)

天地俱无穷,无穷为一宅。

形运能不疲,神行乃无迹。

大年十二会,小年止于百。

有形无不坏,有发无不白。

若不悟其真,此生良可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少年何所事,黾勉事六经。

行行向不惑,恍惚犹无成。

不如且置之,待我问五更。

睡起理巾栉,舒徐步前庭。

茉莉花正开,好鸟时一鸣。

此外未或知,聊以适吾情。

形式: 古风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七)

首阳与柳下,百世兴其风。

君子胡不由,哆口谭时中。

吾门恶乡愿,无为徒尚通。

学步失邯郸,学箕斯良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