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四)

孔门言为仁,欲仁仁即至。

譬彼中山酒,一饮千日醉。

乘坠俱不知,宁复论造次。

海上逐臭夫,汲汲求富贵。

于我如浮云,蔬水有真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陶渊明的隐逸精神为背景,通过对比孔子的仁义之道与世俗的追求富贵,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淡然态度。

首句“孔门言为仁,欲仁仁即至”,开篇即点出孔子关于仁义的教诲,强调了通过内心的努力,仁义之德自然会显现。接着,“譬彼中山酒,一饮千日醉”,以中山酒的醇厚比喻仁义之德的深远影响,如同一饮中山酒,便能享受千日的醉意,形象地描绘了仁义带来的精神满足。

“乘坠俱不知,宁复论造次”进一步阐述了仁义之道的内在性和超越性,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再计较生活中的琐碎和匆忙。

“海上逐臭夫,汲汲求富贵”,则将目光转向世俗的追求,以“海上逐臭夫”自喻那些在名利场中追逐富贵的人,他们急切而忙碌,却往往忽略了生活的真正意义。

最后,“于我如浮云,蔬水有真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认为富贵如同浮云般虚无,而简朴的生活,如同清水一般,蕴含着真正的滋味和价值。这不仅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致敬,也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仁义之道的推崇,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超脱,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五)

天地俱无穷,无穷为一宅。

形运能不疲,神行乃无迹。

大年十二会,小年止于百。

有形无不坏,有发无不白。

若不悟其真,此生良可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少年何所事,黾勉事六经。

行行向不惑,恍惚犹无成。

不如且置之,待我问五更。

睡起理巾栉,舒徐步前庭。

茉莉花正开,好鸟时一鸣。

此外未或知,聊以适吾情。

形式: 古风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七)

首阳与柳下,百世兴其风。

君子胡不由,哆口谭时中。

吾门恶乡愿,无为徒尚通。

学步失邯郸,学箕斯良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十八)

局局当世士,陷井聊自得。

不读秋水篇,胡由祛所惑。

吾人有神理,而乃自湮塞。

谁肯舍双睫,一观化人国。

始觉吾丧我,隐几但默默。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