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假山

上党搀天碧玉环,绝河千里抱商颜。

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

造物何如童子戏,写真聊发使君闲。

何当挈取西征去,画作围床六曲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上党之地高耸入云,犹如碧玉环绕的环佩,黄河千里蜿蜒,拥抱着商颜大地。
遥望烟雨迷蒙中的三座山峰之外,都仿佛在仙人的一掌之中掌控。
大自然就像孩童嬉戏般奇妙,画家随意挥毫,只为让地方长官闲暇时欣赏。
何时能携此画作,伴随西征之路,如同画卷围绕着六角形的床榻,描绘出壮丽山川。

注释

上党:古地名,今山西长治一带。
碧玉环:形容上党山色翠绿如玉,环抱状。
商颜:古代地名,可能指商朝时期的一个区域。
烟雨:形容雾气与雨水交织的景象。
灵仙:神话中的仙人,此处形容山的灵秀之气。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六曲山:形容山势曲折,如画一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自然景观,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趣。开篇“上党搀天碧玉环”、“绝河千里抱商颜”,通过对山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恢宏与辽阔的气势。诗人以高远的视角俯瞰,似乎将整个世界都握在手中,如“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所示。

接下来的“造物何如童子戏,写真聊发使君闲”,则流露出一种对自然之神奇的感慨,以及对人世繁琐事务的超然态度。诗人以玩世不恭的笔触,表现出一种达观与自在。

最后两句“何当挈取西征去,画作围床六曲山”,则透露出一种向往远方、渴望自由之旅的心境。诗人似乎在思考何时能够放下一切,踏上探索未知世界的旅程,并将所见所感化作为艺术作品,如同将自然之美“画作围床六曲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王伯扬守虢

华山东麓秦遗民,当时依山来避秦。

至今风俗含古意,柔桑绿水招行人。

行人掉臂不回首,争入崤函土囊口。

惟有使君千里来,欲饮三堂无事酒。

三堂本来一事无,日长睡起闻投壶。

床头砚石开云月,涧底松根斸雪腴。

山棚盗散人安寝,劝买耕牛发陈廪。

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

形式: 古风

道者院池上作

下马逢佳客,携壶傍小池。

清风乱荷叶,细雨出鱼儿。

井好能冰齿,茶甘不上眉。

归途更萧瑟,真个解催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子由送千之侄

江上松楠深复深,满山风雨作龙吟。

年来老干都生菌,下有孙枝欲出林。

白发未成归隐计,青衫傥有济时心。

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文与可墨竹,并叙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馀,兼入竹三昧。

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

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

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

谁云生死隔,相见如龚、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