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登嵩山绝顶》由清代诗人潘耒所作,描绘了诗人攀登嵩山之巅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句“不辞触热上嵩巅”,诗人不畏酷暑,毅然决然地攀登至嵩山之顶,展现了其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次句“欲遣双眸尽八埏”,表达了诗人渴望以开阔的眼界,将广阔的天地尽收眼底,体现了其宏大的胸襟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接着,“翠岭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诗人通过对比嵩山的翠绿与黄河的蜿蜒,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暗示了地域的辽阔与历史的深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景观,也蕴含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
“长安远隔浮云外,乡国微分匹练边”,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长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乡国则如同细长的白练,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追求。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清啸一声鸾鹤应,随风飘去落何天?”诗人以清啸之声,仿佛与天上的鸾鹤相呼应,表达了内心的自由与超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是对心灵境界的追求。诗人似乎在问自己,随着这声清啸,会飘向何方?这既是对自己未来的期待,也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自我超越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