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官黄孝子兰坡(其二)

猗乎兰之旎旎,于以采之,九畹之际。

匪臭之旎,维德馨不匮。何其遗之,于昭孝思。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兰花的美丽景象,"猗乎兰之旎旎",意为兰花姿态娇美,引人向往。"于以采之,九畹之际",描述了采摘兰花的地点,选在广袤的九畹之地,显得兰花尤为珍贵。接着,诗人强调兰花的芬芳并非仅在于其香气,而是象征着内在的美德,"匪臭之旎,维德馨不匮",意指兰花的美德如同其香气一样持久不衰。

"何其遗之,于昭孝思",表达了对兰花的赞美,认为它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孝道精神的象征,寓意着对先人的深深怀念和崇高的孝心。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兰花寓言,寄寓了作者对孝道的推崇和对高尚品德的赞美。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候官黄孝子兰坡(其三)

君子孝思,兰之辉辉。兰既坡矣,神之歆之。

非神之私,精诚之几。我其颂之,实子之师。

形式:

东溪辞四章(其一)

怀若人兮溪之东,纷多脩兮服美且荣。

纵烟艇兮攀芙蓉,攀芙蓉兮入无穷,来无期兮去无踪。

形式:

东溪辞四章(其二)

潮之阳兮溪之滨,怀东溪兮善人。

彼善之人兮,视素履以抱大真。

混东西南北兮同云,合天地兮不分,入云中兮欸乃,人不见兮声闻。

形式:

东溪辞四章(其三)

濯溪锦兮离离,绿草为裳兮彩花为衣,剪溪毛兮笔荐,登溪兮自颐。

形式: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