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八禽言(其二)

泥滑滑,朝复昏,雨潺潺,难出门。

山居无人来,径路渐芜没。

征夫万里重行行,白日九天呼不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季山居生活的艰难与孤独。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泥泞的道路、连绵的雨水以及因雨而难以出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阴郁而又真实的氛围。通过“泥滑滑”、“雨潺潺”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朝复昏,雨潺潺,难出门”,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天气的特点,早晨与夜晚的交替,雨水的持续不断,共同构成了主人公无法外出的困境。这种反复的描述,不仅强调了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单调。

接着,“山居无人来,径路渐芜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在远离人烟的山中,道路逐渐被荒草覆盖,仿佛连自然界的生物都对这孤独的生活避而远之。这种景象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现了主人公在自然与社会双重隔绝下的寂寞与无助。

最后,“征夫万里重行行,白日九天呼不出”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作为“征夫”,他或许正经历着长途跋涉的艰辛,但即便是在明亮的白天,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压抑与痛苦,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束缚,无法自由呼喊。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同情与关切,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在逆境中寻求解脱的普遍人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山居生活中的孤独、艰难与挣扎,同时也触及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普遍心理状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33)

徐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八禽言(其三)

布谷,布谷,东风林木。

农家三月尚夫徭,万顷未耕春草绿。

谷未浸,农未归,门前巳听催军储。

形式: 古风

闻八禽言(其四)

缫丝,缫丝,声声空自闻。

无蚕无桑亦无柘,几载蚕妇閒青春。

大桑大柘供寨木,小桑小柘撨为薪。

鸣呼有声声劝谁,不如缄口深山深。

形式: 古风

闻八禽言(其五)

快掘,快掘,五更残月。江北江南,哭声未歇。

今日居人,明朝鬼客,不死刀兵则死疫。

苦更苦,愁更愁,战场几处平沙上,如山白骨无人收。

形式: 古风

闻八禽言(其六)

不如归,不如归,春风二三月,啼声声劝谁。

军中几处提戈客,父在江南子江北。

团栾骨肉正何如,马勒闻声思无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