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天台舒阆风先生

岭云尽处是台州,有个诗翁住下头。

不寄一书春又晚,相思百里水空流。

新踪冻合莺雏谷,旧梦花迷燕子楼。

闻说道旁烽燧急,定应重作峡中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山岭尽头是台州,那里有一位老诗人居住。
春天已晚仍未寄书,思念之情如百里流水空自流淌。
新生的足迹封冻了雏莺的山谷,旧日梦境中满是燕子楼的花朵。
听说附近的烽火紧急,他想必会再次踏上峡中的旅程。

注释

岭:山岭。
云:云彩。
尽处:尽头。
是:是。
台州: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州府。
诗翁:老诗人。
不寄:未寄。
一书:一封信。
春又晚:春天已晚。
相思:思念。
百里:上百里。
水空流:流水空自流淌。
新踪:新生的足迹。
冻合:被冻住。
莺雏谷:雏莺的山谷。
旧梦:旧日梦境。
花迷:被花朵包围。
燕子楼:古代地名,可能指有燕子栖息的楼阁。
闻说:听说。
烽燧:烽火,古代用于传递军事信息的信号。
急:紧急。
定应:必定。
重作:再次。
峡中游:峡中的旅程。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写给天台的舒阆风先生的一首寄怀之作。首句“岭云尽处是台州”,描绘出舒先生所居之地偏远而高峻,仿佛被云雾缭绕,暗示了其隐逸的生活环境。次句“有个诗翁住下头”点明了对方的身份,是一位诗才出众的隐士。

第三句“不寄一书春又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春天已逝,却未能收到友人的书信,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期待。第四句“相思百里水空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相思之情随着百里之外的流水默默流淌,显得更加深沉。

第五、六句“新踪冻合莺雏谷,旧梦花迷燕子楼”,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莺雏在冰冻的山谷中艰难求生,以及燕子楼的花朵因梦境而显得模糊不清,寓言了友人生活的艰辛和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两句“闻说道旁烽燧急,定应重作峡中游”,烽燧急意味着战事紧张,诗人推测舒先生可能会因为局势动荡而离开隐居地,再次踏上旅途。这既是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友人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以景寓情,语言朴素而深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时局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赵子昂

溪上轻云去若飞,花间密石静相依。

迟行自爱款段马,杂坐谁嗔短后衣。

江海于人元不薄,风流如此欲安归。

集贤学士吾兄弟,近日音书亦较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赵子昂济南

济南官府最风流,闻是山东第一州。

户版自多无讼狱,儒冠相应有宾游。

秋风鱼酒黄粱市,夜月笙歌画舫舟。

行乐使君诗笔俊,一篇肯寄剡溪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袁季厚

莫笑衰颜老剡翁,凶年过彻剩顽穷。

坐窗渐爱日南至,行路不愁天北风。

清话客多无酒款,白头交在有书通。

闻知别野林泉美,一策一簦吾欲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谢王侍御

云气蓬莱阁,霜威獬豸冠。

耽书真柱下,执法更台端。

步骤三台近,声名七郡寒。

谁知阶级礼,许为腐儒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