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束徽之索诗

世味久已谙,多恶竟少好。

惟诗素所嗜,决切欲深造。

人安已不休,众耻我独冒。

有如獭行迹,欲改复自蹈。

肝肠困寻搜,吻舌倦搏造。

心灵无馀多,为此日有耗。

已勤尚无成,既苦每自劳。

自笑如秋蝉,饥极不止噪。

努力排韩门,屈拜媚孟灶。

惟此二公才,百牛饱怀抱。

我如饿旁者,盻盻不得犒。

不知去几多,穷行究未到。

无门隔籓篱,发罅窥堂奥。

爱之不可入,抵触发狂噪。

借使苟有成,不知竟何要。

孤名非所求,弊俗讵足傲。

况乃非所及,穷海未为浩。

不知何时休,定讫死与耄。

因疑今世人,恐有我同操。

徽之才超高,竿幢出标纛。

为学尚淹蕴,富櫜不肯暴。

文章内朱豹,外袭一以皂。

大论尤坚强,推舟出行奡。

珉玞不施功,径欲制圭瑁。

幸此不我陋,教诲日陈告。

昨因语及诗,请我使自道。

屡谢不得命,迫窄遂颠倒。

披坚诱羸兵,伏瓴待穿盗。

取胜虽然必,窘穷亦堪悼。

勉为瓦砖投,幸有金珠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令的作品,名为《答束徽之索诗》。王令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以及面对世俗的挑战与挫折时内心的坚持和不懈怠努力。

首先,诗人自述久已习惯于世间种种滋味,但这些东西并不为他所喜,只有诗词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渴望深造文学艺术,使之成为自己精神上的栖息之地。然而,身处安逸的生活环境中,他却独自承担着世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耻辱。

接着,王令将自己的心路比作獭行迹,表达了他渴望改正前非、追求完美的愿望。他在寻找诗词之美,用尽全力创作,但却感到内心无多余的东西可供消耗,每日辛勤付出也未见成效。

诗中还提到自己像秋蝉一样,虽然饥饿难耐,却无法停止不息地歌唱。王令自比为努力排除障碍、向着韩愈和孟郊两位文学巨匠学习,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如他们一般,受到世人的认可和赞赏。

他继续表达了自己对诗词的热爱,虽然得不到世人理解,但依然坚持不懈。王令感慨于自己的孤名与世俗的不同,虽未求名声,却也难免自傲。他所追求的并非是功成名就,而是在文学创作上有所建树。

诗末部分,王令表达了对当代人士的疑虑,担心是否有人和自己一样,在坚持文学理想上不懈怠努力。同时,他赞扬了束徽之的才华,认为他的文章既内涵丰富又外表光鲜,且其大论更显得坚强有力。

王令在诗中回应了束徽之索诗的请求,并表示自己虽然屡次谢绝却未能免于命运的压迫,最终还是以诗作答。他承诺要将自己的诗意和文章理念,通过不懈怠的努力去实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王令作为文学家的自我定位、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独立坚守个人理想的情怀。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答黄薮富道

角角适时足,力走犹或迟。

从而不逮人,不若坐视之。

而予始用此,已无先人思。

间自念斯世,固亦未易为。

以其得而惭,曷若退自宜。

老身可孔颜,饿死犹夷齐。

予心最乐此,尤喜用自持。

岂将六尺躯,贱易五羖皮。

但无百亩田,得抱刚气归。

年来事穷蹙,露暴无自依。

姊寡不能嫁,儿孤牵我啼。

平生事文字,无路活寒饥。

勉从进士科,束若缚襁儿。

时时忽自笑,往往穷加悲。

有如高飞鸟,中路饥自低。

锐知从食来,不意身投黐。

神龙拿白日,挟雨万里飞。

使其口有衔,安得无驯随。

虽然平生志,固未忍相遗。

闲时自散开,纵吟助嘘嚱。

财将舒己私,岂敢偷人知。

黄君道德者,术业何颀颀。

手提九黄钟,旁取折籥吹。

悬知失气类,误以唱和期。

不知里社歌,不可郊庙施。

况余衰病馀,有气亦巳卑。

加之困俗学,羝角方牵羸。

诗陈尽自道,幸子怜无疵。

形式: 古风

谢成父

旧说诗无三百年,于今拭目读君篇。

已嗟吾道微如线,不意斯文未丧天。

金玉有声情不俗,蕙兰之臭美尤全。

尘埃满眼逢何晚,气类相期久合坚。

以义求人今遂得,于心无愧果为贤。

不须刺口论憔悴,吾辈恓惶自古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谢李常伯

人从东南来,忽得连纸诗。

行义不赫晔,名声无萎蕤。

虽尝误见辱,旋则拜席归。

别久谓已忘,不图犹记之。

长封大书字,顾我已忸怩。

开縢把之读,推与果失宜。

剥虎蒙羊猪,借使出类奇。

见豺先自奔,遇豢还群随。

是故古之人,为己贱若斯。

有闻未之行,季路终不嬉。

名浮过所实,孟氏耻以非。

今而承所赐,乃此亦可噫。

贤者宁过哉,当是我有欺。

忍愧读终篇,喜惊改肝脾。

咛咛教诲言,举举仁义辞。

初令探本根,喻以海与池。

乾坤老六经,遗编烂孔姬。

尚恐惑异说,教之无迁移。

强闻终日乾,仁不三月违。

卒以二者终,要我勉不疑。

百诵百再拜,下泪如挂糜。

交朋百愚谀,此语闻之谁。

忆初从粹翁,睡耳忽得提。

震惊破百昏,寐觉悼前迷。

今而去之久,茅塞心丛茨。

骤承夫子言,快斧加芟荑。

旧秽忽刬削,新除坦平夷。

念当不舍去,戴服同冠衣。

犹恐免袒间,复作须臾离。

且将镵之心,不止涅之皮。

二者苟一能,终死庶不遗。

平生苦嗜诗,此篇况骤驰。

喁哦夜不休,齮嚼午忘饥。

仰嗟天骨雄,俯叹人莫为。

星明有常高,日圆无食亏。

读久口益嚵,舌软涎流垂。

想当措意初,嚼云吐虹蜺。

唇牙哆华鲜,肺肠涌光辉。

故其纸上言,飘有霄汉姿。

何可对酬谢,约海量珠玑。

形式: 古风

谢束丈见赠

贱生不自辰,亲没身孤零。

家无一棱田,不得农以耕。

巧智不迨人,工贾难自名。

妄来觑文字,朱墨纷纵横。

合穷心狂高,不肯束世程。

揭欲望孔孟,今昔相招迎。

去古远莫到,复今难回行。

穷步匍匐归,失虎犬不成。

颠倒尘土中,甚若鱼噞羹。

祖死不反骨,姊寡归携甥。

苍黄无为谋,叹慨私失声。

叩头屋厦借,解衣锅盖赓。

甔石固莫致,升掬犹时营。

学左世共笑,身贱人交轻。

父戒子勿效,妻引夫无朋。

妄承西来招,喜色转以骍。

非惟迹脱死,始有心期生。

儿童相回环,朋友推弟兄。

有问多无对,新闻多惭惊。

自羞陋浅人,偷窃幸未黥。

风窗敞清虚,饱腹摩膨脝。

睡足起有书,案几交堆盈。

自喜主人仁,不我贤而茕。

新诗重来贶,褒扬借光荣。

何以示相谢,心铭踰血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