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其四)

平日论心友与亲,白头临事斗如新。

裸衣难喻疑金客,束缊应无乞火人。

三省行藏知有命,十年流落困无津。

物情世态经谙练,不假虚词问大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平时谈论朋友和亲人,到了白发苍苍时处理事情依然像初次一样新鲜。
赤身裸体无法比喻那些被怀疑为黄金的陌生人,点燃火炬的人也不会向别人乞求火种。
反省自己的行为和隐藏的事明白这是命中注定,十年漂泊困顿却找不到出路。
对人情世故已经十分熟悉,不再需要虚假的话语去询问命运的主宰。

注释

论心:谈论内心情感。
白头:指年老。
疑金客:比喻被误解或受怀疑的人。
束缊:捆扎乱草以备点燃,象征困境中自力更生。
三省:自我反省。
大钧:古代神话中的天命之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在仕途上的坎坷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诗中“平日论心友与亲,白头临事斗如新”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和亲人关系的思考,即使到了白发老来的时候,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仍然要像年轻时一样充满热忱。这反映出苏轼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他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裸衣难喻疑金客,束缊应无乞火人”这两句则是说,即使穿着简单的衣服,也不必向那些贪图金钱的人解释什么,更不用去请求那些急于求成的人帮助。这表明苏轼对于外界的评判持有独立自主的态度,不会为了外界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三省行藏知有命,十年流落困无津”这两句则是说,作者深知自己的行踪和隐藏都在命运的掌控之中,十年的沉浮和挣扎都因为找不到出口而感到困顿。这反映了苏轼对于自己人生的感悟,以及他面对复杂官场时的无奈和苦恼。

“物情世态经谙练,不假虚词问大钧”这两句则是说,作者已经深刻体会到了世间万物的情感和世事的变迁,不需要用虚伪的话语去询问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事。这表达了苏轼对人生、世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同时也展现出他追求真诚和直接交流的品格。

“平日论心友与亲,白头临事斗如新。”这两句诗强调了作者对于朋友与家人的珍视,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保持年轻时的心态。整首诗通过对比老年与青春、困顿与坦途,表达了苏轼面对仕途坎坷时的坚韧不拔和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其三)

欲养蛟龙谩凿池,惟应道术两相知。

论年校德予惭老,强识多闻子可师。

监彼盈虚门若市,明于取舍智犹棋。

干时已副宽民诏,沈俊休吟咏史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其一)

汪汪雅量若陂池,才略纵横未易知。

振藻词场无怯敌,游心艺苑有馀师。

独醒继日长辞酒,坐稳閒时但校棋。

塞北山河遍登览,吟哦马上足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其六)

莫笑凡龟恋泽池,不蕲刳灼效前知。

亲逢日月光华旦,勉慕渊源浸渐师。

义切仰山勤景行,事迷当局戒贪棋。

衰迟犹窃君侯禄,深愧曹风伐辐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